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鎏金坐像,高约六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两侧为药师佛与阿弥陀佛。佛像背光嵌七宝琉璃,刻《华严经》梵文偈语。
梁间悬挂三十六幅金线刺绣经幡,内容为《金刚经》节选;佛前供桌陈列青铜五供(香炉、烛台、花觚),各色制式,錾刻缠枝莲纹。
东西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工笔重彩壁画,北壁为《达摩东渡》故事图,色彩历经百年仍鲜丽如初。
玄慈方丈居中趺坐蒲团,九名首座高僧分列三世佛像两侧:左四僧执紫檀木鱼,右四僧捧鎏金铜磬,玄难独持乌木犍槌立于钟鼓架前。
段无咎踏入殿门刹那,玄难轻叩钟架,青铜钟声如涟漪荡开,众僧齐诵《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供桌正中立五足狮钮青铜炉,炉身錾《心经》全文,两侧分置白瓷净瓶(插新折柏枝)、鎏金八宝供盘(盛龙眼、红枣、香橼)。
段无咎雪缎礼服映着烛光,衣摆苍山洱海暗纹随步伐若隐若现,腰间玉带扣嵌的蓝宝石与佛目琉璃交相辉映。
段无咎屈右膝半跪于蒲团,左手托金丝楠木香盘,右手以拇指扣食指(佛门拈花印)轻捻三支迦南香。香头触长明灯焰时,玄寂击磬三响,磬声清越如裂冰。
青烟袅升,绕过释迦牟尼佛掌心莲花灯台,在“卍”字背光前凝成三道螺旋,玄慈手中菩提子突泛微光,似与烟迹共鸣。
初拜:额触青砖,雪缎广袖垂地如云,袖口银线绣的段氏族徽(金翅鸟衔莲)正对佛足。玄难敲响木鱼,节奏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读。
二拜:起身时以大理皇室“叠山礼”手势举香过眉,香雾在其眉宇间蒙上薄纱。右列四僧铜磬齐鸣,磬面《法华经》刻文反光投于梁柱,似梵文流转。
三拜:俯身时长发扫过供桌边缘,一缕发丝缠住柏枝,玄慈见状拨动佛珠,珠串碰撞声竟压过木鱼,段无咎借势抬头,与佛像垂目视线相撞,眸中烛火摇曳如偈。
三拜结束后,段无咎缓缓地从蒲团上站起身子。他挺直了背脊,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眼前庄严而慈悲的佛像。
段无咎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掌心相对,手指微微弯曲,仿佛捧着一颗珍贵的明珠。他紧闭双眼,沉浸在内心的世界里,开始虔诚地祷告。
在这一刻,时间似乎都静止了。段无咎的心中涌动着各种思绪和情感,他不知道自己是在为前生祈求一个答案,还是在为今生向上天问个明白。也许,他只是想在这个宁静的时刻,与前世做一个彻底的了断。
他的嘴唇轻启,默默念诵着心中的祈愿,声音低沉而又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呼喊,带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命运的追问。
佛像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倾听着段无咎的心声。它那慈悲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