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李家村的赶集日还有三天,李渔开始盘算着要带些什么东西去卖。玄尘道长说的多余草药,他去药房看了看,也就几捆晒干的蒲公英和艾草,不值什么钱,估计换不来多少银子。
主要还是得靠鱼。
这几天,李渔几乎天天泡在溪边。引气入体后,他的身手更敏捷了,感知也更敏锐,钓鱼的效率比以前高了不止一倍。有时候甚至不用鱼竿,直接用灵气感知鱼的位置,再用削尖的树枝精准地刺过去,也能有所收获。
不过他还是更喜欢用鱼竿钓鱼的感觉,那种等待和博弈的乐趣,是其他方式替代不了的。
这天傍晚,他又钓了满满一篓鱼,有大有小,品种也多。最大的一条足有两尺多长,是之前钓过的那种银白翘嘴鱼,力气大得很,遛了好一阵子才拉上岸。
“这些应该够了。”李渔看着鱼篓里活蹦乱跳的鱼,满意地点点头。他打算把大一点的鱼和那种银白翘嘴鱼拿到集市上去卖,这种鱼肉质鲜美,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小一点的就留下自己吃,或者晒成鱼干。
回到观里,他先把小鱼处理出来,一部分用盐腌上,挂在院子里的绳子上晒着;另一部分则收拾干净,准备晚上做烤鱼。
玄尘道长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手里拿着一卷书,却没怎么看。
“师父,明天我再去钓一天,争取多备点货。”李渔一边刮鱼鳞一边说。
“不用太贪心。”玄尘道长放下书卷,“集市人多眼杂,引人注目未必是好事。差不多就行,能换点聚气散回来就够了。”
李渔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师父是担心他太出风头,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清风观现在势弱,还是低调点好。
“我知道了师父,明天钓几条够数就行。”他应道。
晚上的烤鱼,李渔特意用引火术控制着火候,烤得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玄尘道长吃了两块,难得多夸了一句:“这手艺,比山下酒馆的厨子不差。”
李渔嘿嘿一笑,心里美滋滋的。能得到师父的认可,比什么都强。
第二天,李渔没有去溪边,而是在家处理之前钓的鱼。他把准备拿去集市卖的鱼,用清水养在一个大木盆里,保证它们活着,活鱼总能卖得贵一些。又把那些银白翘嘴鱼单独挑出来,这种鱼最受欢迎。
下午,他又去了一趟后山,找了些干净的荷叶,用水洗干净,晾干。到时候把鱼用荷叶包起来,既干净又能保鲜,看着也好看。
林婉儿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他要去赶集,跑过来找他:“李渔哥,你明天去赶集呀?能不能带我一起去?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呢。”
李渔有些为难:“我是去卖鱼的,可能顾不上你。而且路有点远,你爹娘放心吗?”
“我跟我娘说了,她让我跟你搭个伴,说你是个靠谱的。”林婉儿拍着胸脯保证,“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还能帮你看摊子呢!”
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李渔实在不忍心拒绝,只好点头:“那好吧,明天一早你过来,咱们一起走。”
“太好了!”林婉儿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明天一定早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