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学(2 / 2)

“这边是教室,那边是宿舍和厨房,”他指着房间介绍,语气里带着感慨,“十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啊……”

他顿了顿,像是陷入了回忆,阳光落在他脸上,勾勒出深深的纹路。

“十年前我刚到这儿的时候,哪有什么学校,就一间破土房,还是村民们凑钱盖的,四面漏风,冬天冷得像冰窖。”

周校长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那时候寨子里的人没什么上学的意识,觉得孩子嘛,跟着家里放牛、挖虫草就行,读书有啥用?我来的时候,全村适龄的孩子有十几个,就三个愿意来上课,还是家里实在没人带的。”

【!!!只有三个学生?一间破土房?】

【十年前的藏寨……教育意识确实薄弱】

【老周校长太不容易了,换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裴昱衡看着那间挂着“一年级”牌子的教室,里面摆着十几张矮矮的木桌,桌面被磨得发亮,显然用了很久。“那您是怎么让家长愿意送孩子来上学的?”

“磨呗,”周校长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天天往村民家里跑,跟他们说读书能识字,能算钱,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开始没人理我,觉得我一个外乡人瞎忽悠,有的甚至把我赶出来。”

他指了指操场上一个正在拍皮球的小男孩:“那是次仁,他爸当时最反对上学,说男孩子就该学放牧,将来才能当家。我去了他家八趟,第八趟的时候,他爸终于松口了,说‘行,让他去试试,要是学不好,你可别怨我’。现在次仁是班里学习最好的,数学尤其棒。”

【次仁!加油!】

【八趟啊……这得多大的耐心和毅力】

【老周校长是光!照亮了孩子们的路!】

小陈老师在旁边补充道:“周校长不光劝家长,还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文具、买吃的。冬天教室里冷,他就每天提前两小时来烧炉子,怕孩子们冻着;有孩子家里穷,买不起作业本,他就把用过的纸翻过来订成本子给他们用……”

说到这儿,小陈老师的声音有点哽咽:“我去年来的时候,看到宿舍里堆着一堆缝缝补补的衣服,还以为是哪个村民的,后来才知道,都是周校长自己的,洗干净了给家里困难的孩子穿。”

【!!!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眼泪下来了】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不是为了名利,就是为了孩子】

【老周校长值得所有尊重!】

周校长拍了拍小陈老师的肩,笑着打岔:“说这些干啥,都是应该的。你看现在多好,有两间教室,有窗户有门,冬天能烧炉子,孩子们也愿意来上学,这就够了。”

他指着墙上的照片——那是十年前的破土房,三个孩子穿着厚厚的藏袍,坐在泥地上写字,周校长蹲在他们中间,笑得一脸灿烂。旁边是现在的教室,窗明几净,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虽然不太合身),坐在课桌前朗读,声音朗朗。

【对比太强烈了!十年的变化!】

【老周校长的坚持没有白费!】

【从三个学生到二十三个,这就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