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不是形式主义,是保障公平的底线。”工农代表张大山忍不住发问,“我们了解到,张萌连学院的耐寒土豆有几个核心品种都认不全,怎么就综合素质高、能胜任公关工作了?你口口声声说为了部门工作,却把工作能力强的男生开除,招进毫无经验的关系户,这根本就是借‘优化结构’之名,行歧视之实!”
黄恩诺的脸色瞬间发白,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任何辩解的话,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调查人员围绕人员退出的理由、录用的标准、歧视言论的真实性、与张萌亲属的关系等核心问题逐一追问,黄恩诺的辩解从强硬到无力,最终只是反复强调“我没有歧视,都是为了部门工作”,但始终无法提供任何证据支撑自己的说法,也无法解释流程上的违规之处。
下午两时,学生会主席周凯被约谈。与黄恩诺的强硬不同,周凯显得有些慌乱,坐下后不停地搓着手,眼神不敢与调查人员对视。
“周凯,作为学生会主席,你对公关部的人员变动是否知情?黄恩诺处理三名干事、吸纳三名新成员,有没有向你报备?你有没有履行监督审核职责?”陈明问道。
周凯连忙点头:“知情,黄恩诺跟我提过一句,说要优化公关部人员结构,让工作更高效,我想着她是部长,对部门情况更了解,就没多问,也没要求她提供考核记录或者流程说明。”
“《基层学生组织管理细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要求,各部门重大人员变动需向学生会报备,提交相关材料供审核,确保流程合规、结果公平。”朱静雯的语气带着一丝严厉,“你作为主席,既不核实情况,也不监督流程,对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是否未尽到应有的责任?”
周凯的头埋得更低了:“我……我以为这是部门内部的小事,没必要太较真。而且,学生会平时事情很多,要组织活动、对接学院,我也没太多精力关注每个部门的人员变动细节。我确实听说过黄恩诺不太愿意招男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但我觉得这是她的个人工作风格,只要不影响大局,就没必要干预。”
“这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工作风格。”少数民族代表巴图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这关系到三名学生的合法权益,关系到是否存在歧视行为,影响的是学院的公平环境和百姓对教育的信任。有学生向你反映过公关部的不公吗?你是怎么回应的?”
周凯沉默了片刻,低声说道:“有学生私下跟我抱怨过,说公关部招人不公平,对男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有偏见,但我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让他们别再追究,实在不行就退出公关部,加入其他部门。我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也没想到会涉及歧视和违规操作。”
调查人员接着追问了学生会对各部门的监督机制、人员变动审核流程等问题,发现学生会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既没有专门的监督岗位,也没有明确的审核标准,各部门部长权力过大,几乎可以自主决定所有事务,无需经过严格的复核程序;人员变动报备大多流于形式,主席很少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和流程的合规性。
下午五时,指导教师吴敏被约谈。吴敏是学院的资深教师,主讲“耐寒作物栽培学”,她走进会议室时,神色平静,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备。
“吴敏老师,作为学生会公关部的指导教师,你对该部门的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黄恩诺处理三名干事、吸纳三名新成员,有没有向你汇报?你有没有了解过相关情况?”王彦问道。
吴敏喝了一口水,缓缓说道:“黄恩诺跟我汇报过人员变动的事,我问了一句原因,她说那三个男生工作不达标,新招的女生更适合公关工作,我就没再多问。公关部是学生自治组织,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没必要管得太细,免得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指导监督的核心是确保学生组织在纲纪框架内开展工作,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朱悦薇反问,“你有没有了解过三名男生的工作情况?有没有核实过他们是否真的考核不达标?有没有要求黄恩诺提供考核记录或者书面说明?”
吴敏摇了摇头:“我没有具体核实,黄恩诺是部长,我相信她的判断。而且,学院的教学任务很重,我要备课、带学生做试验、批改课业,确实没太多精力放在学生组织的具体事务上,平时也就是偶尔参加一下他们的例会,大致了解一下工作情况。”
“有学生向你反映过公关部存在歧视问题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复核监督组的工农代表陈强问道。
吴敏沉默了片刻,说道:“确实有学生跟我反映过,说黄恩诺不太愿意招男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还发表过一些不当言论。我找黄恩诺谈过一次,她不承认,说只是开玩笑,我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就没再深究。现在想来,我确实没有尽到指导监督的责任,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制止问题,让学生受了委屈。”
约谈结束后,调查小组召开了临时会议,汇总当天的谈话情况。王彦说道:“从今天的约谈来看,黄恩诺对歧视相关的质疑拒不承认,但我们已经掌握了录音、其他干事的证词等证据,能够证实她长期持有歧视观念、发表歧视言论;周凯和吴敏都表示,对公关部的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对人员变动的违规流程未加核实,对可能存在的歧视行为未及时干预。”
朱静雯点头:“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深挖证据,重点核实黄恩诺与张萌亲属的关系,调取黄恩诺的个人终端通讯记录、社交软件聊天记录、银行流水,确认是否存在利益关联;同时走访更多学院师生,了解公关部相关行为的长期影响,是否还有其他学生遭受过类似不公;此外,还要完善证据链,确保每一个事实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撑,无懈可击。同时,复核监督组的代表们要继续发挥作用,对每一份证据、每一次谈话都进行复核,确保调查过程公正透明,没有遗漏任何关键细节。”
十二月六日至八日,调查小组继续深入调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证据收集组通过技术手段调取了黄恩诺的个人终端通讯记录、社交软件聊天记录以及银行流水,发现她与学院后勤典吏张某(张萌的叔叔)往来频繁:社交软件上,张某曾多次给她转账,累计金额达三千两银子,聊天记录中多次出现“麻烦你多照顾一下我侄女张萌”“放心,张萌的事包在我身上,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这是一点心意,感谢你对萌萌的关照”等内容;银行流水也显示,张某的账户曾分四次向黄恩诺的账户转账,时间节点分别对应张萌加入公关部前后及几次重要活动分配之后,这些记录清晰呈现了双方的利益关联,并非单纯的“个人判断”。
谈话问询组走访了学院其他院系的20余名学生和10余名教师,其中8名学生(3名男生、5名少数民族学生)反映曾申请加入公关部被拒,拒绝理由多为“男生不适合公关工作”“少数民族沟通不便”“部门女生名额已满”等,无任何书面拒绝说明,也未告知申诉渠道;5名教师证实曾听到黄恩诺在公开场合(如院系交流会、部门招新宣讲会)发表歧视性言论,并有教师反映曾向学院祭酒、司业建议规范学生会用人制度,明确禁止歧视行为,但未得到重视,也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证据收集组还调取了学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发现学院《学生组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学生组织吸纳、退出成员必须制定书面标准,履行考核、公示、备案程序”“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性别歧视、民族歧视”“指导教师需定期检查学生组织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合规性审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但学院并未建立配套的监督检查机制,也没有明确违反规定后的相关流程,导致这些制度条文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学生会内部也未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各部门权限划分模糊,监督缺位。
复核监督组的代表们全程参与了每一个调查环节,对收集到的证据逐一核实:联系银行核对张某给黄恩诺的转账记录真实性,向被走访的师生交叉核实证词细节(避免单方面证词),对公关部的电子档案、微信群记录、录音文件进行逐页、逐段核对,确保所有证据都真实有效、无篡改,调查过程全程留痕,所有材料均由调查人员和复核监督组代表共同签字确认,存入加密档案库。
十二月九日,联合调查小组召开证据汇总与研判会,所有成员、复核监督组代表、学院祭酒张国栋、司业李红梅均到场参会。会议室内,厚厚的卷宗(含纸质材料和电子存储设备)铺满了长桌,包括书面证词32份、录音证据17段(含原始文件和备份)、聊天记录截图46张、银行转账记录12份(含银行盖章确认件)、人员变动记录、考核制度、部门章程等档案材料28册,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清晰地还原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学生会公关部部长黄恩诺长期持有明确的性别歧视和少数民族歧视观念,多次在部门会议、日常工作中发表歧视性言论,将“男生粗笨”“少数民族沟通不便”等偏见作为工作决策的依据,对男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明显排挤,其言论已侵害相关群体的尊严,与《大明国民生权益保护法典》第四十条相悖。
二、黄恩诺在无任何书面考核标准、无实际考核流程、无部门集体决议、无书面通知、无申诉渠道的情况下,于均平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违规处理三名干事,剥夺了李伟(汉族男生)、巴特尔(蒙古族男生)、丹增(藏族男生)的公关部干事资格,其操作违反《大明国民生权益保护法典》和《基层学生组织管理细则》中关于平等权利保护和组织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程序严重违规,实体权利侵害明确。
三、黄恩诺同期在无任何录用考核、无公示程序、无备案手续的情况下,直接吸纳张萌、李婷、王佳三名汉族女生加入公关部,三人无任何公关工作经验,未经过任何选拔流程,其中张萌与黄恩诺存在利益关联(黄恩诺收受张萌叔叔张某转账三千两银子),吸纳行为存在明显的违规性和利益导向,破坏了学生组织的公平性。
四、学生会主席周凯未履行监督审核职责,对黄恩诺的重大人员变动决策未进行任何实质性核实,对其可能存在的歧视倾向和违规操作知情不报、放任不管,对学生反映的不公诉求未予妥善处理,导致违规行为未能及时被发现和纠正,未充分发挥学生会主席应有的监督作用。
五、指导教师吴敏未履行指导监督义务,对黄恩诺的人员变动决策未进行实质性核实,对其歧视言论和违规操作未能及时制止,对学生反映的相关问题敷衍了事、未深入调查,未能发挥指导教师的合规引导和监督约束作用,导致问题持续发酵。
六、学院在学生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学生组织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缺乏常态化监管,对学生组织的用人流程、决策程序缺乏有效约束,指导教师履职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歧视行为和违规操作有滋生和蔓延的空间。
研判会上,复核监督组的代表们纷纷发言,表达意见:
蒙古族代表巴图:“所有证据都经过交叉验证,真实有效,充分证明了事件的真实性。黄恩诺的言论和行为,不仅伤害了巴特尔等三名学生的感情和合法权益,也伤害了所有少数民族人民百姓的尊严,破坏了各民族之间的和睦氛围。我们希望能彻底还原事实真相,让所有违规行为、歧视言论都暴露在阳光下,为后续维护公平正义奠定基础。”
工农代表张大山:“周凯和吴敏的履职缺位,让学生的合法权益失去了应有的保障,这是对我们老百姓信任的辜负。学院的管理漏洞也需要被高度重视,不能让学生组织成为个人意志主导的‘小圈子’,必须用完善的制度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平等权利,不让歧视有滋生的土壤。”
星火村人民监督协会会长赵建军:“调查过程全程公开透明,我们作为监督方全程参与,所有证据都经过反复核实,无懈可击。这次调查不仅查清了具体事件,也揭示了学生组织管理中的共性问题,为后续规范全国基层学生组织管理、防范歧视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真正体现了纲纪对公平正义的守护。”
学院祭酒张国栋和司业李红梅面色凝重,张国栋站起身说道:“感谢调查小组的辛勤工作,让我们全面认清了学院在学生组织管理、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对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学生及其家属深表歉意,对调查小组指出的管理漏洞诚恳接受。我们将全力配合调查小组后续的相关工作,认真梳理问题根源,为下一步的整改和规范工作做好准备。”
朱静雯代表联合调查小组作总结发言:“经过五天的深入调查,我们已全面查清北冰洋土豆种植学院学生会公关部相关事件的事实真相,掌握了完整、扎实的证据链。此次调查严格遵循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全程有人民监督协会代表、工农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参与监督,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下一步,我们将把调查结果整理成正式报告,提交全国议事会监察局与事务院都察院(合置)审议,为后续的相关工作提供坚实依据。同时,我们要求学院立即采取措施,安抚被影响的学生及其家属,组织开展全面自查自纠,重点排查所有学生组织的用人制度、决策流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歧视问题和管理漏洞,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包容、公平公正的学习生活环境。”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风雪已经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会议室的地板上,带来一丝暖意。我收到静雯发来的调查进展简报时,正在书房里翻看《大明国民生权益保护法典》,上面“人人平等”的条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我知道,调查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纲纪就一定会守护每一位人民百姓的平等权利,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冰原府的每一个角落。
调查小组在学院的工作并未结束,接下来的几日,他们将继续指导学院开展自查自纠,协助梳理学生组织管理的制度漏洞,收集更多师生对规范管理的意见建议。被影响的三名学生也已收到学院的当面致歉,学院承诺将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弥补此前的不公。星火村与雪松村的村民们得知调查进展后,悬着的心渐渐放下,他们奔走相告,感慨着“纲纪之下,公平不远”。
而远在京城的我,始终关注着冰原府的动态。我知道,这场针对歧视行为的调查,不仅是对一起具体事件的厘清,更是对大明国“人人平等”纲纪的一次深刻践行。它告诉所有人民百姓,无论性别、无论民族,他们的合法权益都将被纲纪牢牢守护;它也警示所有组织和个人,任何歧视行为、任何违规操作,都终将被调查揭露,都必将在纲纪面前无所遁形。
冰原府的寒冬依旧凛冽,但公平正义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后续工作的推进,相信北冰洋土豆种植学院终将摆脱歧视的阴影,成为真正平等包容、培育人才的摇篮,而大明国的每一寸土地,也将在纲纪的守护下,愈发安宁祥和。朱静雯与朱悦薇的脚步并未停歇,她们带着对民生的敬畏、对纲纪的坚守,继续行走在基层的土地上,用一次次严谨的调查、一次次公正的厘清,为大明国的公平正义筑牢根基,让每一位人民百姓都能在平等的阳光下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