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88章 亲执监尺守公义 考场清风育新民

第188章 亲执监尺守公义 考场清风育新民(1 / 2)

均平三十四年暮春,京北第一考点的晨光比昨日更显清亮,金色的光线穿透考点的朱红大门,洒在平整的青石板路上,映出两侧整齐排列的“禁止喧哗”“保持秩序”的木牌。考点封闭区外,考生们已排起了长龙,他们身着各色衣物,有穿粗布短褂的工农子弟,有穿素色衣裙的乡村妇女,有佩戴民族头饰的少数民族考生,还有挺着孕肚的孕妇考生,每个人手中都紧紧攥着准考证和身份证,脸上带着些许紧张,却又难掩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期盼。

我和朱静雯身着统一的藏青色监考制服,胸前的“大明自考监考”铜章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与其他监考员一同提前四十分钟抵达考点。朱悦薇则已在京北第二考点履行监考职责,出发前她特意发来消息,说一切准备就绪,让我们放心。走进考点封闭区,智能安检门早已开启,发出轻微的嗡鸣,几名安检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引导考生排队,考点内的监控摄像头无声运转,全方位覆盖着每一个角落,确保考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有据可查。

“姑母,我们负责的是第一考场,共三十名考生,涵盖六大专业大类,其中有两名少数民族考生,一名孕妇考生,还有一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考生,这些特殊考生的信息昨晚已经核对过了。”朱静雯递给我一份《考场考生信息表》,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位考生的姓名、性别、专业、证件号及特殊情况备注,字迹清晰工整。

我接过表格,仔细翻阅着,轻声回应:“好,特殊考生要多留意,既要按规定执行,也要照顾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能让他们因为身体原因影响考试发挥。”说话间,我们已走到第一考场门口,与另一名监考员——来自花省的工农代表老王汇合。老王黝黑的脸上满是认真,看到我们便主动上前:“前议事长、议事长,考场已经检查完毕,桌椅摆放整齐,监控设备正常运行,时钟也已校准,和礼部学司的统一时间分秒不差。”

朱静雯点头示意,三人一同走进考场。考场内,三十张桌椅按“行列式”摆放,间距均保持在一米以上,桌面上只放着统一发放的草稿纸和中性笔,黑板上用白粉笔清晰写着“《大明民主主义哲学概论》”“考试时间:9:00-11:30”“严禁作弊,违者必究”三行大字,角落的监控摄像头正对着考场中央,无死角记录着场内情况。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透气,清新的空气涌入,带着院外老槐树的清香,稍稍驱散了考场内的紧张氛围。

此时,封闭区入口的智能安检门开始有序放行考生,考生们逐一通过安检,再沿着指引牌走向各自的考场。我们三人站在考场门口,按照分工开始执行第二道安检:朱静雯负责核对考生证件信息,我负责检查随身物品,老王则引导考生签到并签署《考试诚信承诺书》。

“考生您好,请出示您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朱静雯的声音清晰而温和,对着第一位走进考场的考生说道。这位考生是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着蓝色粗布褂子,双手有些局促地递上证件,他是农林生态类专业的考生,来自京北周边的乡村,准考证照片上的他面带青涩,与本人别无二致。朱静雯仔细比对了证件上的姓名、照片、专业信息,又让考生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后六位,确认无误后,示意他到我面前接受随身物品检查。

我接过考生递来的透明文件袋,里面只有准考证、身份证和一块普通的橡皮,没有任何禁带物品。“麻烦您抬起双臂,配合一下安检。”我手持安检仪,轻轻扫过他的全身,安检仪没有发出警报。“可以了,请到老王同志那里签到签署承诺书,然后按照准考证上的座位号就座。”我微笑着示意他进入考场,青年考生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放松的笑容,快步走到签到桌前。

老王将《考试诚信承诺书》递给他,耐心讲解:“同志,请您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确认无误后,在指定位置签下您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签完后把承诺书交给我,然后找到您的座位,把文件袋放在桌角,等待发放试卷。”青年考生认真阅读着承诺书,逐字逐句,生怕遗漏,然后一笔一划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虽不算工整,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随着考生陆续入场,考场门口的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名少数民族女考生走到跟前,她身着带有民族纹样的服饰,头上戴着精致的银饰,手中拿着双语准考证。朱静雯看到她,特意放慢了语速:“您好,请问您需要双语指引吗?我们考场有配备翻译人员。”女考生摇了摇头,用略带生硬的汉语说道:“谢谢,我可以听懂,不用麻烦。”朱静雯依旧仔细核对了她的证件,发现她的身份证照片是几年前拍的,发型有了变化,便温和地问道:“这是您本人的身份证吗?麻烦您再报一下身份证号。”女考生流畅地报出号码,与证件信息完全一致,朱静雯随即点头放行。

轮到我检查她的随身物品时,她的银饰触发了安检仪的警报。“同志,您的银饰属于金属装饰品,按规定不能带入考场,您看是暂时交给我们保管,还是放入考点的物品寄存处?”我轻声解释道。女考生有些为难,抚摸着头上的银饰说:“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头饰,对我很重要。”朱静雯见状补充道:“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门的密封袋,将银饰封存后放在考场指定的保管处,考试结束后凭准考证领取,绝对保证物品安全,您看可以吗?”女考生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好,谢谢你们,这样我就放心了。”我拿出密封袋,小心翼翼地帮她取下银饰封存,在袋子上标注了她的姓名和座位号,然后交给老王妥善保管。

一名孕妇考生入场时,主动向我们声明了身份。朱静雯立即示意我暂停使用安检仪,改为人工检查。“您不用紧张,我们轻轻检查一下,不会影响到您。”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拍打她的衣物口袋,确认没有携带禁带物品。朱静雯则核对完她的证件后,特意引导她到靠近门口、通风较好的座位就座,并轻声说道:“考试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者需要起身活动,随时向我们示意,不用客气。”孕妇考生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

就在这时,一名考生匆匆跑来,脸色焦急,额头上满是汗水:“监考员同志,对不起,我路上堵车来晚了,还差五分钟就九点了,我还能入场吗?”朱静雯看了一眼考场内的时钟,时针正指向八点五十五分,她严肃地说道:“同志,按规定开考后十五分钟禁止入场,您现在还有时间,但请尽快配合检查,不要耽误考试。”我和老王立即加快速度,朱静雯核对证件,我检查随身物品,发现他的口袋里有一块智能手表,连忙提醒:“同志,智能手表属于禁带物品,考点门口有手机柜,您赶紧去寄存,我们等您回来再补签承诺书。”考生一听,连忙摘下手表,快步冲向考点门口,几分钟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顺利完成了安检和签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脸上满是庆幸。

最让人揪心的是一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老年考生,他头发花白,行动有些迟缓,由家人搀扶着走到考场门口。他提前准备好了医疗机构的证明和教育考试机构的审核材料,朱静雯接过材料仔细查验,确认无误后,示意我进行人工检查。“大爷,您慢点,不用着急,我们慢慢检查。”我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扫描他的身体,避开心脏部位,确保检查既规范又不影响他的身体。老王则耐心地帮他填写承诺书上的部分信息,只让他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引导他到座位上,并帮他调整好桌椅高度,方便他答题。

八点五十九分,最后一名考生完成安检入场,朱静雯关闭了考场门,在门内挂上“考试进行中,请勿打扰”的牌子。此时,考场内的三十名考生全部就座,每个人都挺直了腰背,双手放在桌面上,目光注视着前方的黑板,紧张的氛围在考场内悄然弥漫。

九点整,考试正式开始。朱静雯按照规定,先向全体考生宣读《考场规则》:“各位考生,现在开始《大明民主主义哲学概论》考试,考试时间为9:00至11:30,请大家认真聆听答题要求:本次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字迹清晰,不得涂改,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的答卷视为无效;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得传递任何物品,不得擅自离开考场,如需如厕,需举手示意,由监考员陪同前往……”她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条规则都宣读得清晰明确,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听清。

宣读完毕后,老王开始发放试卷和答题卡,我则在考场内巡查,确保每位考生都领到相应的考试材料,并提醒他们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信息。“各位考生请注意,答题卡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要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准考证号下方的涂点要用2b铅笔填涂,务必准确无误,避免因填写错误影响成绩。”我轻声提醒着,目光扫过每一位考生的答题卡,看到有考生填涂涂点不规范,便上前轻声指导:“同志,涂点要涂满、涂黑,不要超出方框,也不要涂得太轻,否则机器无法识别。”

试卷发放完毕,考生们纷纷拿起笔开始答题,考场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传来翻动试卷的轻微声响。我和朱静雯、老王按照预定路线,开始在考场内巡回监考,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到考生答题。朱静雯目光锐利,扫视着每一位考生的答题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老王则重点关注着特殊考生,时不时看向孕妇考生和老年考生,观察他们是否有不适;我则留意着考生的桌面和周围环境,确保没有考生携带禁带物品,没有作弊行为。

巡到一名工农子弟考生身边时,我看到他正低头认真作答,试卷上的字迹密密麻麻,虽然不算美观,却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他的桌面上除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和笔,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左手边放着一块普通的机械表,表盘上的指针清晰地显示着时间,显然是严格遵守了禁带规定。我轻轻放慢脚步,不忍打扰他,心中不禁想起林织娘昨日说的话,这些工农子弟求学不易,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坚持。

走到少数民族女考生身边,她正专注地做着名词解释题,眉头微蹙,手中的笔停顿了一下,似乎遇到了难题,片刻后又继续书写。她的答题卡填写得十分工整,涂点规范,显然是提前了解了答题要求。我注意到她的草稿纸上画着简单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梳理得条理清晰,看得出来她为了这次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

孕妇考生答题时显得有些吃力,她时不时会抬手揉一揉腰,脸上露出些许疲惫,但很快又打起精神,继续答题。朱静雯看到后,悄悄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同志,要不要起身活动一下?或者喝点水?”孕妇考生摇了摇头,微笑着说:“谢谢监考员同志,我没事,还能坚持。”朱静雯点点头,没有再多打扰,只是在后续的巡查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留意她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