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雯拍了拍巴图的肩膀:“巴图,好好干!明年轻轨还要延伸到你们草原公社的另外两个牧场,到时候运货会更方便。礼部还会在你们公社设‘畜牧技术培训点’,让京北农林学院的毕业生去教你们科学养殖,让牛羊肉的品质更好!”
巴图使劲点头,眼里满是期待:“谢谢陛下!谢谢议事长!俺们牧民都盼着这一天呢!”
离开西红门公社站,我们继续乘坐轻轨前往下一站“黄村便民站”。车厢里,几位社员正围着悦薇咨询教材补贴的事——黄村公社的小学需要增补《大明民主主义》教材,悦薇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需求:“李大姐,您放心,我回去就跟礼部学司的同事对接,下周就能把教材送过来,运费由礼部承担,不用公社花一分钱。”
李大姐是黄村公社的小学老师,手里拿着孩子们的作业本:“悦薇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孩子们现在特别喜欢上政论课,总问‘议事长和陛下什么时候来公社’,说要跟你们学‘民为邦本’的道理。”
悦薇笑着把作业本递给我:“妈妈,您看,这是孩子们写的作文《我心中的轻轨》,有个孩子写‘轻轨像一条银色的线,把公社和城里连起来,我以后要当轻轨司机,拉着社员的粮和菜,去城里卖个好价钱’。”
我接过作业本,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交通是为了民生,学习是为了百姓,未来是为了让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安稳和希望。
黄村便民站的站台设计得格外贴心,站台边缘加了防滑垫,方便推着独轮车的社员上下;凉棚下摆着长椅,几位老人正坐着休息;便民窗口前,工作人员正帮一位不会写字的老社员填粮本补办申请。
“议事长,陛下!”便民窗口的工作人员小张看到我们,赶紧站起来,“现在咱们的便民窗口能办的事可多了——补办粮本、缴公社水电费、预约农机维修、申请教育补贴,社员不用再跑远路,在轻轨站就能把事办了。上个月咱们一共办了800多笔业务,社员满意度100%!”
静雯走到窗口前,拿起一本补办的粮本,上面印着“大明国营粮食供应证”的字样,还有社员的照片和粮囤编号:“小张,补办粮本需要多久?社员会不会等太久?”
“不会!”小张笑着说,“现在用礼部的联网系统,输入社员的身份证号,就能查到粮本信息,当场就能打印,最多5分钟就能办好。上次有个社员着急运粮,忘带粮本了,在这儿补办完,正好赶上轻轨,一点都没耽误。”
我看着窗口前排队的社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意,没有了以往办事时的匆忙和焦虑。想起均平三十年五月,我们在议事会讨论轻轨便民服务时,悦薇说“要让社员在轻轨站能办所有跟民生有关的事”,现在,这个想法终于实现了。
离开黄村便民站,我们继续往草原公社接驳站出发。轻轨列车行驶在京北郊区的田野上,窗外的麦田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整齐的麦茬,远处的公社服务点飘着大明的国旗,像一颗红色的星,点缀在绿色的田野上。
“姑母,您累不累?”静雯停下轮椅,帮我调整了一下靠背,“草原公社接驳站还有20分钟就到了,到了那儿咱们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
我摇摇头,看着窗外的景色:“不累,看着这轻轨把公社和城里连起来,看着社员们能方便地运粮、办事、上学,我心里高兴。静雯,你还记得吗?当年在东海县,咱们看着社员们用马车运粮,颠簸得麦粒撒了一路,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有更快、更稳的车就好了。现在,咱们不仅有了快速公交车,还有了轻轨,比我当年想的还要好。”
静雯握着我的手,指尖的薄茧还是当年在东海县翻粮时磨出来的:“姑母,这都是您当年打下的基础。要是没有您坚持要解决民生问题,没有您力主办教育、搞交通,咱们也不会有今天的轻轨,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悦薇也凑过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块青稞饼:“妈妈,您吃点饼垫垫肚子,这是方叔让我带给您的,说这是用今年的新麦做的,特别香。”
我接过青稞饼,咬了一口,麦香在嘴里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这味道,像极了当年在东海县公社,方叔给我盛的那碗青稞粥,像极了静雯在粮囤旁递给我的那把新麦,像极了悦薇小时候给我端来的那杯热茶——这是民生的味道,是初心的味道,是大明的味道。
二十分钟后,草原公社接驳站到了。站台的设计充满了草原特色,凉棚的柱子上画着马头琴和牛羊,墙上贴着“草原公社—京北城区 每日6班轻轨”的时刻表,旁边的冷链提货点前,几位国营肉店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点牛羊肉。
“陛下!议事长!”草原公社的牧民代表其其格跑过来,她穿着蒙古袍,手里抱着一只小羊羔——就是上次在戈壁考点见到的那只,“俺们听说您来视察,特意在这儿等您!您看,这只小羊羔长大了,俺打算用轻轨把它运到京北的国营动物园,让城里的孩子也能看到草原的小羊!”
其其格抱着小羊羔,兴奋地说:“现在轻轨通了,俺们牧民能经常去城里看看,城里的人也能来草原玩。上个月,有100多个城里的孩子坐轻轨来草原,跟俺们一起放牛羊、学骑马,孩子们可高兴了!”
静雯摸了摸小羊羔的头:“其其格,这是个好主意!礼部可以跟国营动物园合作,开通‘草原研学专线’,让城里的孩子通过轻轨来草原学习,也让草原的孩子通过轻轨去城里看看,这样大家就能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了。”
其其格使劲点头:“陛下,俺们都愿意!俺们还想在轻轨站办个‘草原特产展’,把俺们的奶豆腐、牛肉干、羊毛制品放在展台上,让城里的人能买到正宗的草原特产,俺们也能多赚点钱,改善生活。”
我看着其其格眼里的光,想起她当年在戈壁考点说“要考畜牧防疫专业,帮牧场的牛羊治病”,现在,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在为草原公社的百姓谋福利——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交通的力量,这就是“民为邦本”的力量。
夕阳西下时,我们结束了轻轨1号线的视察。静雯推着我的轮椅,悦薇在旁边拿着线路图,我们坐在草原公社接驳站的凉棚里,看着最后一班轻轨列车缓缓驶离站台,车身上的“民为邦本”字样在夕阳下闪着光。
“姑母,今天视察下来,您觉得轻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静雯问。
我指着线路图上的“京北东部公社”:“静雯,明年轻轨延伸的时候,别忘了把东部的几个公社也加上,那里的社员种了很多蔬菜,也需要通过轻轨快速运到城里。还有,车厢里的农产品固定架可以再增加一些,方便更多社员运货。”
悦薇在旁边记下:“妈妈,我回去就跟礼部和科学院的同事说,把您的建议加进明年的轻轨升级方案里。我还想在每个轻轨站加个‘民生意见箱’,让社员们有想法就能提,咱们根据社员的意见改进,让轻轨更实用、更惠民。”
静雯点点头:“悦薇说得对,轻轨是给百姓修的,就得听百姓的意见。明年咱们还要把轻轨和教育结合起来,让京北农林学院、民生学院的毕业生通过轻轨去基层公社服务,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处,让教育的成果通过轻轨传到每一个角落。”
晚风渐凉,静雯给我披上厚围巾,悦薇收拾好线路图和台账。我们三人慢慢走出轻轨站,远处的草原上,牧民们正赶着牛羊回家,轻轨的轨道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把草原、公社、城市连在一起,也把百姓的期待、民生的温暖、大明的希望连在一起。
坐在轮椅上,看着静雯和悦薇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想起均平三十年三月,在东海县公社,我们看着社员们用马车运粮,心里盼着能有更好的交通;想起五月的议事会,我们争论着要办教育还是搞阅兵,最终选择了让百姓受益的教育;想起六月的高考,考生们带着民生的期待走进考场,用笔书写着大明的未来;想起九月的今天,我们坐着轻轨,看着社员们方便地运粮、办事、上学,看着草原的牛羊肉新鲜进城,看着孩子们在轻轨上写下对未来的向往。
这一路走来,我们始终记得“民为邦本”的初心,始终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轻轨不是冰冷的钢铁,是连接民生的纽带;轮椅不是行动的阻碍,是见证初心的伙伴;教育不是空泛的理论,是改变生活的力量。
均平三十年的秋天,京北的轻轨还在延伸,大明的民生还在改善,我们的初心还在传承。我知道,只要我们三人、无数大明人始终把百姓放在心里,始终把民生扛在肩上,大明的未来一定会像这轻轨一样,平稳、快速、温暖,通向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