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47章 议事厅共商民生计,众代表齐定综合体

第147章 议事厅共商民生计,众代表齐定综合体(1 / 2)

均平二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京北的雪还没停,细密的雪粒落在全国议事会大厅的青瓦上,积起一层薄薄的白。大厅门口的石狮子披了雪,倒像裹了层棉絮,显得比往日温和些。我站在厅内的回廊下,手里攥着昨晚改好的《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指尖蹭过纸上“工农代表意见”的批注,心里踏实了不少——这议案里的每一条,都沾着民生的温度,不是坐在屋里凭空想的。

“韵澜姑母,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到了,”静雯从回廊那头快步走来,藏青色夹克上落了点雪,她随手拍了拍,递过来一个蓝布文件夹,“这是他们凌晨整理好的万武商业综合体调研数据,连万武去年的租金收入、商品加价率都查清楚了,还有二十多位基层百姓的签字证词,王奶奶也签了名。”

我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心里发沉:万武的服装区平均加价率是成本的8倍,化妆品区更是高达12倍;去年一年,光“加盟省设计师款”的噱头,就多赚了百姓300万明币;停车场的年收入200万明币,其中有六成是普通百姓为了逛一次街硬付的停车费。最,够我卖四天早点,百姓逛不起这样的商场。”

“让监督协会的代表们先到侧厅休息,给他们沏上汝吉村的青稞茶,”我把文件夹放进随身的公文包,抬头看向大厅内,“工农代表都到得差不多了吧?”

“都到了,”静雯点头,声音里带着点振奋,“工人代表来了120位,都是各个工厂的技术骨干和工会主席;农民代表150位,有江南的桑农、赢州的渔民,还有汝吉村的次仁旺堆老人,他特意带了自己种的青稞,说要让大家尝尝‘百姓的味道’;商人代表30位,都是百姓公社旗下的商户,没有一个是万武那样的大资本——咱们这次议事会,工农代表占了近八成,符合‘工农为主’的规矩。”

我笑着点头,整理了下身上的藏青色议事服——这衣服还是去年百姓公社的裁缝给做的,料子是江南的纯棉,比宫里的丝绸舒服多了。“那咱们开场吧,别让代表们等久了。”

走进议事大厅,暖意扑面而来。厅内的长桌是实木的,还是前几年兵工厂的工人亲手打的,桌面被磨得发亮。工农代表们坐在前排,工人代表们大多穿着深蓝色工装,袖口还沾着机油的痕迹;农民代表们穿着布衫,有的裤脚还卷着,显然是从田里赶来的;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们坐在两侧,他们的衣服更朴素,有几位还穿着带补丁的棉袄——这就是咱们的议事会,没有锦衣玉食,只有实实在在为百姓说话的人。

我走到主位坐下,敲了敲桌上的铜铃,大厅瞬间安静下来。“各位代表,今天召集大家开全国议事会,主要是议两件事:一是批判万武商业综合体的逐利行为,二是审议《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我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细碎的议论声,一位工人代表忍不住举手:“议事长,万武那地方我去过!我儿子想买件新衣服过年,一件普通的夹克要500明币,我一个月工资才3000明币,买完衣服,全家半个月的菜钱就没了!”

我朝他点头,示意他坐下:“这位代表说的情况,人民监督协会的调研里也有。在议议案之前,先请皇家代表朱悦薇同志发言,她昨天刚去万武调研过,有很多切身感受要跟大家说。”

悦薇从后排站起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正是昨天去万武时带的那个。她走到厅中央,先朝各位代表鞠了一躬,然后打开布包,拿出里面的小本子——上面记着万武的商品价格,还有她画的王奶奶早点摊的草图。“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她的声音有点哽咽,却很清晰,“昨天我去万武,看到一支口红要200明币,一瓶面霜要800明币,一条裙子要900明币——这些钱,够卖早点的王奶奶赚四十天,够汝吉村的卓玛大姐卖五十斤青稞饼。万武的停车场,停两小时就要20明币,王奶奶一天的辛苦钱,刚够停个车。”

她举起小本子,翻到画着百姓综合体的那一页,上面的太阳还涂了红色:“我在万武的时候就想,咱们能不能建一个百姓自己的综合体?一楼设超市,卖京北的蔬菜、赢州的海鲜,价格比市面上低两成;负一楼设食堂,10明币能吃帝王蟹、吃海鲜粥,让王奶奶累了也能吃顿好的;二楼设服装店,最贵的衣服不超过100明币,让大家都能穿新衣服;还要有免费的老人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停车场只收1明币一小时,或者干脆免费。”

台下的代表们听得认真,次仁旺堆老人忍不住拍手:“悦薇姑娘说得好!俺们农民,就盼着这样的地方!去年俺种的青稞,被贩子压价,一斤才卖2明币,要是百姓综合体能帮俺们直接卖,俺们就能多赚点钱,给老伴买件新棉袄!”

悦薇坐下后,我看向工人代表区:“接下来,请工人代表发言。张铁林同志,你是兵工厂的工会主席,又参与过百姓公社的建设,有什么想法跟大家说说。”

张铁林站起来,他身材高大,穿着深蓝色工装,袖口的机油痕迹很明显。他手里拿着一份提案,是用工厂的稿纸写的,边角还折了角:“议事长,各位代表,俺支持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俺们工人,每个月工资3000明币,要养家糊口,要供孩子上学,万武那样的地方,俺们根本不敢去。百姓综合体要是建起来,俺们下班后,能带着孩子去吃顿好的,能给媳妇买件新衣服,这才是百姓该有的日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郑重:“不过,俺有个提案——议案里说,由皇家建设集团负责建设百姓综合体,俺觉得不妥。‘皇家’这两个字,离百姓太远了,百姓综合体是给百姓建的,该由百姓自己的集团来建。俺建议,把‘皇家建设集团’改成‘百姓建设集团’,或者‘议事会建议集团’,这样既亲切,又能让百姓知道,这是咱们自己的综合体,是为百姓服务的。”

台下的工人代表们纷纷附和:“张代表说得对!‘皇家’俩字太生分了!”“改成百姓建设集团,好!”

我把张铁林的提案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看向农民代表区:“马占山同志,你是江南桑蚕基地的代表,你说说,百姓综合体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马占山站起来,他穿着灰色布衫,手里还拿着一个桑蚕茧:“议事长,各位代表,俺们江南的桑农,每年产的桑蚕丝,都被厂家压价收购,做成衣服后,却被万武卖成几百、几千明币。要是百姓综合体的服装店,能用俺们的桑蚕丝做衣服,直接卖给百姓,俺们桑农能多赚点,百姓也能买到便宜的衣服,这是双赢!俺还建议,百姓综合体里设一个农产品区,让俺们农民直接摆摊,卖自己种的蔬菜、水果、桑蚕丝,没有中间贩子加价,让百姓吃到新鲜的,让俺们赚到实在的!”

台下的农民代表们纷纷点头,一位江南的桑农代表补充道:“马代表说得对!去年俺的桑蚕丝,厂家一斤才给10明币,做成衣服后,万武卖800明币,这差价也太大了!百姓综合体要是能帮俺们卖,俺们就能多赚点,给孩子交学费也不用愁了!”

接下来是商人代表发言。苏婉君站起来,她是百姓公社旗下江南桑蚕合作社的商人代表,穿着浅蓝色的布裙,手里拿着一份供应链清单:“议事长,各位代表,俺支持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也支持把皇家建设集团改成百姓建设集团。俺们商人,不是要像万武那样赚黑心钱,是要帮百姓把好东西卖出去,帮百姓买到便宜的好东西。”

她举起供应链清单:“俺们江南桑蚕合作社,能给百姓综合体提供桑蚕丝面料,一斤只要15明币,比万武的成本低一半;赢州的渔民合作社,能提供新鲜的带鱼、帝王蟹,价格比市面上低两成;京北的农场,能每天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只要百姓建设集团负责建设,俺们商人就能保证供应链,让百姓综合体的商品又便宜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