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雯也跟着过来,手里拿着天吉驾校的课程表:“达瓦教练,我跟村民们商量好了,白天让壮劳力学,晚上让家里有孩子的妇女学,周末给老人开‘慢班’,保证每个人都有时间学。另外,我们会给困难家庭的学员减免学费,不能让有人因为没钱学不了驾照。”
达瓦教练接过课程表,眼里满是敬佩:“朱主事,您想得太周到了!我们在省府教学时,从来没见过这么贴心的安排,您真是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
与此同时,百姓医院的地基也打好了。王铁山带着工人砌墙,砖是从喀则府运来的,保温性能好,冬天不会冷;电子工程建设部队的士兵在墙上装电线,准备给病房装暖灯;卓玛大姐带着妇女们打扫病房,她们把羊毛毯铺在病床上,还在窗台上摆上了晒干的格桑花,让病房看起来像家里一样温暖。
我走进一间病房,里面摆着两张病床,床头有个小桌子,上面放着热水壶。卓玛大姐正在整理羊毛毯,笑着说:“朱议事长,这病房是给老人准备的,离医生的诊室近,老人行动不方便,不用走太远。我们还跟喀则府的卫生院联系好了,他们会派医生来坐诊,每个月来一次,平时村里的赤脚医生就在这里看病,能治风寒、关节痛、接生这些常见病。”
我摸了摸羊毛毯,软软的很暖和:“卓玛大姐,你们想得真周到。等医院建成了,咱们再买些药材,保证村民不用再熬草药治大病。”
十月底,隧道的挖掘工作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铁路建设部队的士兵们在隧道里轮班作业,凿岩机的声音在雪山里回荡;电子工程建设部队的士兵每隔一段就装一盏灯,隧道里亮得像白天;王铁山每天都去隧道里查看进度,他的安全帽上沾着水泥,脸上满是灰尘,却每天都笑得很开心:“朱议事长,隧道已经挖了十五公里了,再过一个月就能打通!到时候火车能直接开到汝吉村,村民去省府不用翻雪山,两个小时就能到!”
可就在这时,隧道里突然出现了渗水问题。铁路建设部队的张队长急得满头汗,蹲在隧道里看着渗水的地方:“朱议事长,这里的岩石缝里渗出水来,要是不堵住,会影响隧道的结构,冬天还会结冰,影响火车通行。”
我跟着张队长蹲在旁边,看着水从岩石缝里流出来,心里也有些着急。这时,次仁村长突然说:“我有办法!咱们村里的老人说,雪山里的渗水可以用羊毛和石灰混合堵住,羊毛能吸水,石灰能凝固,以前牧民家的屋顶漏水都是这么堵的!”
“真的?”张队长眼睛一亮,赶紧让士兵去村里拿羊毛和石灰。次仁村长亲自指导士兵们混合羊毛和石灰,然后把混合物塞进岩石缝里,没过一会儿,渗水就慢慢止住了。张队长看着止住的渗水,拍着次仁村长的肩膀:“大叔,您这办法太管用了!还是你们基层的智慧多,我们在办公室里想破头也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次仁村长笑着说:“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办法,能帮上忙就好。咱们修隧道是为了村民,只要能把隧道修好,再难的事咱们都能想出办法!”
十一月中旬,隧道终于打通了。当铁路建设部队的士兵们从隧道的另一头走出来时,汝吉村的村民们都围了过来,手里拿着青稞饼和奶茶,往士兵们手里塞。洛桑和扎西跑在最前面,他们沿着隧道跑了一个来回,回来时激动得说不出话:“通了!隧道通了!以后我们去省府不用翻雪山了!”
当天下午,第一列火车从隧道里开了出来,火车头喷着白色的蒸汽,在雪地里格外显眼。村民们都围在火车站台旁,有的老人摸着火车的车厢,眼里满是泪水;有的孩子跟着火车跑,嘴里喊着“火车!是火车!”;卓玛大姐拿着手机,拍着火车,要发给在省府治病的阿爸,让他看看村里的火车。
与此同时,驾考中心也建成了。练车场里画好了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的标线,教练车整齐地停在旁边;驾考中心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给村民办理报名手续,洛桑和扎西第一个报了名,他们手里拿着报名表,笑得合不拢嘴:“终于能在家门口考驾照了!等拿到驾照,我就开卡车拉青稞去喀则府卖!”
天吉驾校的第一堂课,达瓦教练带着学员们在练车场练习起步。洛桑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达瓦教练在旁边指导:“别紧张,慢慢抬离合,雪天起步要慢,不然车轮会打滑。”洛桑按照教练的指导,慢慢抬起离合,车子平稳地开了起来,他脸上的紧张慢慢变成了笑容,旁边的扎西和其他学员都为他鼓掌。
百姓医院也在十一月下旬建成了。开业那天,喀则府的医生来了,他们带着药材和医疗器械,在医院里给村民看病。卓玛大姐的阿爸第一个来看病,医生给老人检查了腿,开了些药膏,还教老人怎么按摩:“大叔,您这是老寒腿,平时要注意保暖,每天按按腿,过段时间就会好很多。”老人握着医生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谢谢医生,以前我腿疼得走不了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了!”
消防司也在十二月初建成了。武装巡捕部队的士兵给消防司配备了适应雪地的消防车,还教村民们怎么使用灭火器。消防司的第一堂训练课,士兵们带着村民们在雪地里练习灭火,次仁村长拿着灭火器,按照士兵的指导,对准火盆按下开关,白色的泡沫喷出来,很快就把火灭了。次仁村长笑着说:“以后村里再着火,咱们不用靠水桶灭火了,有消防车和灭火器,再也不怕火了!”
商业街也在十二月中旬热闹起来了。王铁山带着工人搭了二十个摊位,村民们把家里的奶酪、青稞饼、羊毛毯摆了出来;喀则府的商贩也来了,他们带来了布料、盐、工具,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糖果。卓玛大姐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她的奶酪又香又甜,很快就卖完了;次仁村长的摊位上,青稞饼冒着热气,路过的人都要买几个尝尝。社会保障与商监司的工作人员在商业街里巡逻,他们登记着村民的需求,监督着商品的质量,遇到有商贩卖过期的糖果,立刻让商贩把糖果收起来,还跟商贩说:“咱们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能卖过期的东西,不然村民们就不相信你了。”
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司也没闲着,他们开发了雪山徒步、青稞收割体验、牧民家做客等旅游项目。第一批游客来自京北,他们跟着旅游司的工作人员徒步雪山,体验青稞收割,还在牧民家喝奶茶、吃奶酪。一个京北的游客笑着说:“汝吉村太美了,雪山又高又白,青稞田绿油油的,村民们又热情,下次我还要来!”
十二月二十日,全国议事会在汝吉村的商业街召开。代表们走在热闹的商业街上,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心里都满是欣慰。王铁山拿着隧道的运营报告,笑着说:“朱议事长,隧道开通一个月,已经有五十列火车经过,村民去省府的次数比以前多了三倍,有的村民还坐火车去省府买东西,再也不用翻雪山了!”
达瓦教练也带来了好消息:“朱议事长,天吉驾校已经有一百个学员拿到了驾照,洛桑和扎西还开上了村里的卡车,帮着运输队拉青稞去喀则府卖,他们说以后要开卡车走遍大明!”
百姓医院的医生也说:“这一个月,我们给三百多个村民看了病,很多老人的关节痛都好了,有的村民还介绍喀则府的亲戚来这里看病,说咱们医院的医生好、服务好!”
我站在商业街的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火车在隧道里穿梭,驾考中心的学员们在练车,百姓医院的医生在给村民看病,消防司的士兵在巡逻,商业街的摊位前围满了人,旅游司的工作人员带着游客体验青稞收割——心里暖暖的,比喝了酥油茶还暖。
静雯走到我身边,手里拿着她的“民心札记”,上面写着:“汝吉村的变化,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咱们一起干出来的。驾考中心让村民在家门口考驾照,隧道让村民去省府不用翻雪山,医院让村民在家门口看病,消防司让村民不怕着火,商业街让村民买东西方便,旅游司让更多人知道汝吉村。这些变化,都是民心凝聚的结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结果。”
我接过札记,翻到最后一页,在上面写道:“民生基建没有终点,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以后,我们还要在汝吉村建学校、建养老院、建图书馆,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汝吉村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夕阳西下,雪山被染成了金色,火车的鸣笛声在隧道里回荡,商业街的灯笼亮了起来,像一串红色的珍珠挂在雪地里。我知道,这不是结束,是汝吉村新的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火车开进汝吉村,更多的村民拿到驾照,更多的游客来到汝吉村,更多的民生项目在汝吉村落地,村民们的日子会像青稞一样,一年比一年丰收,像雪山一样,一年比一年挺拔。而我们,会一直跟着百姓的脚步,在实践里找真理,在实干中办实事,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像汝吉村的隧道一样,打通所有的险阻,像汝吉村的路灯一样,照亮每一个百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