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孙亮和郑华被带到审讯室,面对林茂的指证和从他们办公室搜出的证据——孙亮的U盘里有周富贵给茶叶团伙“开绿灯”的批示,郑华的抽屉里有五十万现金的收条,他们很快就招认了所有罪行:孙亮收了周富贵三十万,压下了二十多起茶农举报;郑华收了二十万,阻止监督协会调查茶叶团伙的垄断行为;他们还知道周富贵和吴天计划在道路硬化工程开工当天,制造“材料不合格”的假象,让工程停工。
下午三点,兵部尚书李锐带着联合行动组抵达千叶县,他穿着笔挺的军装,手里拿着全国议事会签发的《联合抓捕令》,跟我在临时驻地汇合:“议事长,行动组已经部署完毕,周富贵在县政府办公室,吴天在议事会宿舍,赵虎在县警司,我们分三组行动,同时抓捕!”
我看着行动组的部署图,上面标注着每个抓捕点的兵力配置、进出路线、应急方案,甚至连“如何防止嫌疑人销毁证据”都写得清清楚楚——李锐是明军的老将领,去年在北冰洋省抓捕“雪地盗猎团伙”时,就以“行动周密、速战速决”闻名。“好,”我点了点头,“现在出发,注意安全,尽量保留证据。”
我们跟着第一组行动队前往县政府,车开在刚清理过的街道上,茶农们看见我们的车,都停下手里的活,朝着车挥手——他们还不知道幕后黑手是谁,只知道是我们在为他们的路奔波。李锐看着窗外,语气里带着感慨:“这些百姓多淳朴,就盼着一条好路,可有些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连人命都不顾。”
县政府大楼前,明军士兵已经封锁了出入口,我们走进大厅时,工作人员都站在走廊里,脸上满是紧张。周富贵的办公室在三楼,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撕纸”的声音。李锐示意士兵们做好准备,然后猛地推开门——只见周富贵正坐在办公桌后,把一叠文件往碎纸机里塞,桌上的保险柜敞开着,里面的金条和翡翠手串散落在地上。
“周富贵,你被捕了!”李锐亮出《联合抓捕令》,声音威严。周富贵的身体僵住了,手里的文件掉在地上,他转头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绝望:“我……我没干什么!那些都是误会!”
“误会?”我走过去,捡起地上没来得及撕碎的文件,上面是“茶叶贩子团伙给周富贵的分红明细”,最新的一笔是三月底的五十万,“你跟茶叶团伙勾结,垄断收购,压低茶农收入,还指使他人暗杀陈将军,阻挠民生工程,这也是误会?”
周富贵的头垂得更低了,突然双腿一软,跪在地上:“我错了……我不该贪那些钱!是吴天怂恿我的,他说‘道路硬化了,我们的生意就完了’,我才……”
与此同时,第二组行动队在议事会宿舍抓到了吴天,他正收拾行李准备逃跑,行李箱里装着大量现金和银行卡;第三组行动队在县警司抓到了赵虎,他试图销毁枪支和出警记录,却被明军当场拦下。晚上七点,所有嫌疑人都被关押在明军临时看守所,李锐拿着审讯记录,跟我汇报:“周富贵承认收受茶叶团伙贿赂共计两百三十万,吴天收受五十万,赵虎收受二十万,他们还供认,去年有个茶农因为反抗压价,被茶叶团伙打伤,赵虎帮忙压下了这个案子,定性为‘民事纠纷’。”
我看着审讯记录上的每一个字,心里满是愤怒——这些人拿着百姓的俸禄,却做着伤害百姓的事,他们忘了“民生为本”的初心,忘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立刻发函给全国监察局、都察院、全国人民监督协会,”我对李梅说,“按《大明公职人员问责条例》第三条、第七条,经全国议事会研究决定:开除周富贵、吴天、赵虎、孙亮、郑华、林茂的公职,终身不得录用;没收他们的非法所得,上缴国库。”
四月十九早上,千叶县的道路硬化工程如期开工。我和陈峰站在茶园村的工地现场,看着茶农们和施工队一起铺碎石,d1电动摩托车在工地间穿梭,车斗里的水泥袋堆得整整齐齐。村代表老周拿着一个搪瓷缸,给我们倒了杯热茶:“议事长,陈将军,谢谢你们!现在路开始修了,我们的茶叶再也不用被压价了!”
上午十点,押送嫌疑人前往京北市的车队出发了。车队由十辆明军装甲车护送,中间是两辆“民生专列”改造的押送车,车窗贴着防爆膜,车内配备了医疗设备和看守士兵。我站在路边,看着车队缓缓驶离,茶农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手里拿着刚采的茶叶,朝着车队挥手——不是送别,而是对正义的认可。
押送途中,我接到了大理寺卿张文的电话,他说:“议事长,大理寺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合议庭,负责审理这个案子,会严格依法判决,给百姓一个交代。”我握着手机,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茶园,心里踏实了不少——大明的法律,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损害百姓利益的人。
下午三点,车队抵达京北市,大理寺的工作人员早已在火车站等候,他们穿着黑色的制服,手里拿着《逮捕证》,将嫌疑人逐一押往大理寺看守所。我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看着夕阳洒在“大明大理寺”的牌子上,金色的光芒像一层铠甲,守护着公平与正义。
静雯开车来接我,她穿着月白常服,手里还拿着那本半旧的藤编提箱——里面装着《准驾车型议案》和最新的民生工程进展报告。“姑母,辛苦了,”她帮我打开车门,“闽省和北湖省的监督协会已经发来消息,说有几个乡的民生工程可能存在问题,等着我们去查。”
我坐进车里,看着窗外京北市的街道,议事会大楼前的玉兰花已经谢了,却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像新生的希望。“好,”我笑着说,“我们明天就出发,去闽省,去北湖省,把所有损害百姓利益的问题都查清楚,把所有政策都落到实处。”
静雯发动汽车,车里放着花省的采茶调,调子轻快,唱的是“路通了,茶卖了,百姓笑了”。我看着手里的《民生政策汇编》,扉页上写着“实事求是,民生为本”,那是我和静雯当年在滇南县田埂上写的,现在看来,这八个字依旧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知道,铲除腐败不是终点,推进民生工程也不是终点,只要百姓还有需求,我们就要一直走下去——走在滇南县的土路上,走在草原省的蒙古包里,走在法兰西的古堡旁,走在北冰洋的雪地上,走在每一个大明百姓的心里。因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从来不是写在书本上的,而是写在每一条修好的路上,写在每一个茶农的笑容里,写在每一个百姓踏实生活的日子里。
而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腐蠹,只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小石子,它们挡不住民生的车轮,挡不住正义的脚步,更挡不住大明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们会继续握着监督的利剑,筑牢民生的铁壁,让每一个努力生活的大明人,都能走在平坦的路上,握着属于自己的“方向盘”,驶向更光明、更温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