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18章 车轮上的巡视与考场上的边线

第118章 车轮上的巡视与考场上的边线(2 / 2)

中午碰头时,小李的脸冻得通红,手里却攥着热乎乎的证据:“监督协会的同志在档案室蹲了通宵,查到校办企业把三间临街商铺租给校长表哥张老三,每年租金才三万,隔壁相同大小的商铺租十五万,三年就少收三十六万明币!”他翻开租赁合同复印件,“承租人签字处写着‘张老三’,而校长的亲属登记表里,亲哥就叫这个名。”

下午三点,监察局的同志传来消息:汉武大学重点实验室去年花八百万明币买的进口设备,拆都没拆就搁在仓库里,研究员说“不会用”,而科研经费报销单上却写着“投入使用,效果显着”。都察院的专员补充:“学生自治组织就是个空壳子,学生会主席是校领导内定的,学生提的意见从来没下文。”

傍晚时分,我接到朱静雯的视频电话,她刚练完侧方停车,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姑母,今天练出库时总怕压线,周师傅说‘边线看着严,其实是在护着你’。”我举着手机让她看汉武大学的公告栏:“你看这处分决定,就像压线的车,看着是维护秩序,其实早偏离规矩了。”她对着屏幕里的公告栏皱起眉:“得赶紧撤了,不然肖某某的前途就毁了。”

十二月二十日,巡视组的调查进入深水区。人民监督协会的同志行使补充侦查权,调来了饿某某的毕业论文,查重报告触目惊心——与十年前的知网文献重合率达92%,连图表都没改。学术委员会的审核记录显示“同意通过”,但签字页有明显涂改痕迹。“辅导员蓟某还在班会上说‘我是女的所以站在饿某某这边’,”小李气得发抖,“这哪是讲公道?是拿身份当幌子,把程序正义踩在脚下!”

下午,我们突击核查校基建处的账本,发现新图书馆的建材款里混着三十万“办公用品费”,发票抬头却是一家烟酒行。基建处处长支支吾吾:“是……是招待用的。”赵麦围把发票拍在桌上:“招待用得着三十万?你这就像练车时偷偷压线,以为没人看见,其实感应线圈早记下了!”

傍晚,朱静雯发来消息:“模拟考98分!周师傅说我能过了。”附带的小视频里,她蹲在地上量车轮与边线的距离,眼里闪着光。我回她:“我们也查到关键证据了,就像你找准了点位,接下来就是按规矩修正。”

十二月二十一日,巡视组召开秘密会议,汇总所有证据:“性骚扰案”校方无视司法判决拖延撤处分,饿某某论文严重抄袭,基建工程偷工减料涉贿三十万,校办企业利益输送造成损失三十六万,科研经费虚报八百万……赵麦围把证据清单拍在桌上:“这些问题,哪一个不是踩着规矩红线?明天就启动问责程序,该通报的通报,该逮捕的逮捕!”

深夜,我和朱静雯通了次长电话,她正在看巡视组的证据清单:“那个校长表哥也太胆大了,商铺租金差这么多都敢签合同。”我笑着说:“就像你练车时总有人想‘压线过考’,可规矩这东西,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她忽然说:“姑母,等我考完试就去北湖省,哪怕旁听也行,我得看看这些规矩是怎么立起来的。”

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汉武府的薄雾还没散,巡视组的同志已在校园公告栏旁待命。八点整,我们贴上《汉武大学问题通报》,围观的师生越聚越多。“撤销对肖某某的记过处分,恢复学籍并公开道歉”“饿某某毕业论文按抄袭处理,撤销学位”“校长因领导失职记大过,学生工作司司长撤职”“校基建处处长涉嫌受贿,移交都察院逮捕”“校办企业负责人撤职,商铺重新招标”……每念一条,人群里就爆发出一阵掌声。

那个曾空着的图书馆角落,此刻围满了学生,有人举着“还肖某某清白”的牌子,有人在讨论“学术诚信”,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脸上,像极了朱静雯练车时车窗上的晨光。

中午离开汉武府时,我们还是坐J3城际公交。车上,小李收到朱静雯的消息:“明天考试,我准备好了!”他笑着念出来,全车的巡视组员都鼓起了掌。赵麦围掏出搪瓷缸喝了口茶:“你看这巡视和练车,其实是一回事——边线看着是限制,其实是在护着咱不跑偏。”

车窗外,白绿牌的电动车在光伏充电站旁有序充电,挂着白蓝牌的J1A汽车驶过田间小路,路边的民生公示栏上,新贴的《巡视整改公告》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我知道,朱静雯明天在考场上守住的边线,和我们今天在巡视中立起的规矩,本质上都是同一种坚守——就像这车轮滚滚向前,只有沿着规矩的轨道,才能载着民心稳稳驶向远方。

回到京北市时,夜色已深。我给朱静雯发了条消息:“巡视顺利,就等你明天的好消息。”她回了张御书房的照片:巡视通报和驾考点位图并排放在案头,中间压着张纸条,上面写着“民生无小事,规矩守心间”。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纸上,把“民心”与“规矩”照得同样清晰,就像明天的阳光,终将照亮考场上的边线,也照亮这大明江山的每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