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躲中秋(2 / 2)

舒玉在一旁看着,心里明白,阿奶这是还对之前舅舅家在他们最难的时候袖手旁观甚至有些落井下石的行为耿耿于怀。亲情这东西,伤了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上次杨大川被打,他们来看了一眼,留下几个鸡蛋就走了,之后再没露面。这次乔迁也没见人影。

沉默了半晌,颜氏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声音有些发冷:“先……备着吧。跟其他几家差不多的份例。送不送……看情况吧。”

她这话说得含糊,但众人都明白,这“看情况”,恐怕多半是不会送了。至少,不会主动去送。

杨大川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讪讪地低下头,继续用力剥他的花生米,不敢再吱声。

节礼单子最终确定下来。颜氏便叫来刘全和钱钺,让他们带着人,套上两辆骡车,开始一家一家地送节礼。近的如里正、齐万年铺子,当天就能送到;远些的如府城陈文敬、军营陈老将军处,则需要提前出发。

就在刘全和钱钺忙着分发节礼,杨家上下以为终于能清静下来准备自家过节时,县城王家,却迎来了最后一波“疯狂”的冲击。

尽管王明远和李清娘已经按照王霜的吩咐,再三强调月饼已经彻底售罄,材料用尽,作坊都歇了,可那些消息滞后、或者之前还在观望、如今看到别人家拿到月饼后效果奇佳的人家,依旧不死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提着厚礼,亲自登门拜访。

王明远不胜其扰,连衙门都不敢待了,生怕又被同僚堵住。最后,他连自家留下打算中秋应景的两盒月饼,都被一位实在推脱不掉的老上司“软磨硬泡”地要了去。

看着空荡荡的、连自家都没月饼吃的家,以及门外似乎还不肯散去的几拨人影,王明远把心一横,对李清娘和老娘林氏道:“这节没法过了!走!咱们去杨家岭躲躲去!等中秋过了再回来!”

于是,八月十三这天下午,王明远携着老母、妻子和女儿,只带了两个贴身伺候的婆子和一个小厮,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车,悄悄地出了县城,直奔杨家岭而来。

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

等那些求月饼的人发现王家大门紧闭,主人家不知所踪时,王家人早已坐在了杨家宽敞温暖的堂屋里,捧着热茶,嗑着瓜子,享受着乡下难得的清静与自在了。

对于王家的“逃难”而来,杨家人自然是举双手欢迎。

颜氏拉着王家老太太林氏的手,笑得见牙不见眼:“老姐姐!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咱们两家正好一起热热闹闹过个节!乡下地方,没什么好东西,就是图个清净、自在!”

林老太太也是个爽利开朗的性子,虽然穿着朴素,但通身的气度却不似普通农家老妪。她反握住颜氏的手,笑得慈眉善目:

“哎呦,颜妹子,你可别客气!是我们一家子厚着脸皮来叨扰了!你们是不知道,明远他们在城里被那些人缠得哟……我这老婆子看着都心疼!还是你们这儿好,山清水秀,人心也静!”

两个年纪相仿、性格也都爽快的老太太一见如故,手拉着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从儿女家常聊到村里趣闻,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王明远和李清娘也终于卸下了连日来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坐在杨家干净整洁的堂屋里,喝着农家自制的野菊花茶,听着窗外鸡鸣犬吠,看着院子里孩子们追逐嬉闹,只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惬意。

王霜更是如同脱缰的野马,拉着舒玉,在几个院子间疯跑,看什么都新鲜。一会儿去作坊看工人们做面饼,一会儿又跑去后院看钱师父新搭的烤炉,甚至还缠着杨大川带她们去附近的山脚下转了一圈,摘了一大把不知名的野花回来,插在瓶子里,给屋里增添了几分野趣。

杨老爹和杨大江陪着王明远说话,聊些农事、年景,偶尔也听听王明远说说县城里的趣闻和官场上的动向,杨大江虽然很多听不太懂,但也觉得增长了不少见识。

晚上,颜氏使出了浑身解数,整治了一大桌丰盛的农家菜。金黄的炒鸡蛋,油汪汪的小鸡炖蘑菇,清爽的炒青菜,喷香的腊肉炒蒜苗,还有一大盆王霜念念不忘的面片汤……虽然比不上城里酒楼的花哨精致,但用料实在,味道醇厚,吃得王家人赞不绝口,尤其是那碗面片汤,王明远连喝了三大碗,直呼过瘾。

“就是这个味儿!舒坦!”

王明远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喟叹,“比城里那些酒楼的山珍海味吃着还得劲!”

林老太太也笑着点头:“是啊,怪不得霜儿回家念念不忘,你家的饭菜,吃着就是香,有锅气!”

两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温馨而热烈。烛光映照着一张张带着笑意和满足的脸庞,仿佛真正的一家人。

舒玉看着这其乐融融的景象,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甜。她觉得,这就是她想要守护的生活——家人安康,亲友和睦,日子红火,充满希望。

夜里王霜自然是黏着舒玉,两个小丫头躲在舒玉的房间里,盘腿坐在炕上,中间摆着一小碟刚炒香的南瓜子,一边嗑一边嘀嘀咕咕地算着这次月饼到底赚了多少银子,小脸上全是财迷般的光芒。

“刨去所有成本,光是定金和后面几批的尾款,净利起码有这个数!”王霜神秘兮兮地伸出两根手指,在舒玉面前晃了晃。

舒玉眨眨眼:“两千两?”

王霜得意地一扬下巴:“再猜!”

“难道……两万两?!”舒玉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她心里其实有数,但配合着王霜的兴奋。

“嘿嘿,差不多啦!”

王霜扑过来抱住舒玉,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玉儿!咱们发财啦!等分了钱,我要给自己打一套赤金镶宝的头面!不,打两套!”

舒玉被她逗得咯咯直笑,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

整个杨家岭都沉浸在一种忙碌后放松、准备迎接佳节的愉悦氛围中。两家人亲如一家,相处的画面温馨而和谐。

然而,沉浸在快乐和放松中的舒玉绝对想不到,一份来自陈老将军的回礼,正像一个被点燃了引线的炸弹,由两名骑着快马的亲兵护送着,在官道上朝着杨家岭的方向一路飞奔,即将在她这平静满足的生活里,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