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居(2 / 2)

“正房给我和你阿爷住,后院东厢归你小叔......”

“那我住西厢!”

舒玉拽着杨大川衣袖晃悠。

“你们一家子住后院正房!”

周婆子抱着铺盖往倒座房挪,被颜氏瞪着眼揪回来:

“西厢归你们,再躲犄角旮旯仔细你的皮!”

周婆子慌忙摆手:

“使不得!使不得!我们住倒座房就行……”

“让你住就住!”

颜氏板起脸,

“再推三阻四,老婆子可要生气了!”

周婆子只好答应,却坚持要住西厢耳房:

“耳房也足够宽敞。”

颜氏想了想:

“也好,随你。”

安排妥当,颜氏带着周家婆媳去收拾床铺,元娘坐在窗前盘账,舒玉则拉着杨大川和钱师父钻进灶房。

“咱们先做托盘!”

舒玉摊开图纸,

“用薄木板就行,刻上’杨记’二字,明日就能用!”

“那灶台和那什么保温台咋办?”

钱师父举着烟袋锅比划:

“灶台要盘在这儿,烟道得拐三个弯......”

“最少晾三天!除非你们想吃烟熏包子!”

“等晾干要三五日!”

杨大川急得揪头发,

“歇业这么久客人跑了咋整?”

“做个移动的!”

舒玉眼睛一亮,

“用铁板做底,上面搭灶台,底下装轮子,干透了再用木板框起来固定!”

“铁板?”

杨老爹烟袋锅差点燎了胡子,

“你当铁匠铺是咱家开的?况且铁板太贵了,不如用石板。”

“用石板!”

舒玉眼睛亮得像星子,

“后山青石板多的是!”

钱师父突然拍大腿:

“妙啊!石板上糊层黄泥就能起灶,干透了推进来!”

“明日我回村拉几块!”

杨老爹沉吟片刻:

“我也回去,选几棵树做梁柱。”

夜风掠过葡萄架时,改造方案终于敲定。颜氏挨个房间检查被褥,突然在耳房门口刹住脚——周婆子正跪在地上擦砖缝,脑门都快贴到青砖上了。

“老姐姐,歇着吧!”

老太太把铜壶往炕头一墩,

“又不是给皇上当差!”

后院正房里元娘拔下最后一颗算盘珠。舒玉趴在书案上改图纸,忽然被舒婷的拨浪鼓砸了后脑勺。

“小坏蛋!”

她转身要挠妹妹痒痒,却见元娘倚着门框出神。

“想我爹了?”

舒玉凑过去戳她腰间软肉。

元娘红着脸拍开爪子:

“你爹说后晌就来到了夜里也没来......”

元娘走到门口,望着天上的月亮,想起留在村里的杨大江,心里不由得一阵担忧。不知道他在村里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人帮忙……

“哟~”

舒玉拖着长腔学杨大江说话,

“元娘莫担心,俺壮实着呢~”

月上柳梢时,刘秀芝举着蜡烛逛遍了十二间房。雕花窗棂上的喜鹊登梅叫她挪不开眼:

“当家的,这花纹比咱成亲时的喜被还俊!”

杨大川突然从背后搂住她腰:

“再生个闺女,保准比二毛还水灵!”

“呸!”

刘秀芝红着脸啐道,

“没正经!”

元娘给舒婷换完尿布,转头见舒玉蜷在小榻上睡着了。小丫头怀里还抱着画满圈圈叉叉的图纸,炭笔在纸上洇出团墨云。窗外飘来丝丝点点的雨声,混着海棠花香,把担忧酿成了浅浅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