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一离开没多久,李泽君被前台领进了江晓的办公室。
李泽君哈着腰谢了谢带他进来的前台,接着战战兢兢的走到江晓身边。
“江……江总,我……”李泽君紧张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本来不至于这样,但是前段时间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把江晓的高度再次抬高了一个级别。
“别紧张,要做大事,这样可不行。坐!”江晓笑着指了指面前的椅子。
“是,是!江总教训的是!”李泽君连连点头,在江晓办公桌对面坐下。
“我时间不多,给你15分钟说服我!够吗?”江晓也体会了一把投资人的感觉。
“好!”李泽君立即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叠计划书递给江晓。
李泽君稳了稳情绪,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江总,首先我打算先聚焦1-2个细分赛道,打造一些专业内容。趁着现在市场还比较空旷,迅速建立品牌的辨识度,吸引一部分精准用户。”
江晓点点头:“垂直领域深耕!这点对。继续!”
李泽君瞪大了眼睛,有些惊骇,江晓短短六个字就精准概括了自己那么多话。
随后心里一喜,等到了江晓的认可,说明自己的思路没有错。
“再就是每个平台都上,但是要分主次,这样一是能最大化的内容曝光,降低风险!”
多平台布局,不错,但是对于江晓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李泽君的注定是要为自己的短视频平台服务的。
不过前期倒是可以在其他平台先蹭流量。
李泽君说完第二点偷偷看了看江晓,见江晓不说话,心里有些突突,不过既然说了也不可能收回,渐渐便放开了自己。
“第三点,建立标准流程,培养创作者成长,提升成功率和忠诚度。”
江晓这时摇摇头,“我不信忠诚度,你要做的是用合同去锁死主播。分成比例可以高点,但是不能指望主播靠感恩去拒绝利益。”
李泽君皱了皱眉,觉得这位江总有些冷漠。不过他没有反驳,能把企业做这么大肯定是有原因的。
紧接着李泽君又把最后两点表达了出来,江晓总结就是多元化变现,还有就是数据驱动运营。
大致方向没错,虽然有些瑕疵,但是现在能有这个见解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错,看样子你是真花了功夫,说吧,你觉得需要多少钱能完成你的计划。”
“300万?”李泽君小心翼翼的报出一个价格?
“300万?”江晓笑着看着李泽君。
“200万也行,我省着点也够!”李泽君咬咬牙。
“我叫你泽君可以吧?”江晓不再和李泽君打机锋,“我的意思不是说300太多,你可能还不了解我,我要做就是做行业第一。”
“我给你3000万,其中1500万你按照你的意思做,另外1500万,我要你组一个专业的拍摄团队,不过你要先去川省绵阳去找一个人。”
“多少?三——三千万?”李泽君浑身一震,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口水,李泽君缓了半分钟,才问起江晓的后半句话?
“江总要找谁?”
“一个女人,这会应该20多岁,名字叫李子七,我给你的线索是她现在农村照顾生病的奶奶。一个月,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找到她,带来见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