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乡村 足球现状(2 / 2)

“对啊!志才。还可以让淘汰队的球迷,继续观赛;一举两得。”老谢说道。

“原则是,只能在本赛区进行, 这样就可以极大平衡实力,增加观赏性。”

“谢了,志才,我明白了!”

他这才打电话给魏小伟,“魏哥,晚上会和球员一块吃饭吗?”

“不用了,志才,陈县长在陪呢!我们吃了饭再约。”

“嗯,你看能把所有记者,都请到一起吗?魏哥,行的话,你统计下,完后,我让蒋蔓每人准备个红包,赞助商做这事应该不违规吧?!”

“可以,估计他们还能多写写三江足球呢!兄弟。”

两人说定,这才挂了电话。

在昨天那家饭店吃的饭,味道家常,但很有特色,就没花时间再找了。

让老谢安排同事统计数据,并加班生产,不行 就雇人。

魏小伟先去三江宾馆等人。

杨志才陪蒋蔓去买了一叠红包,商量是每人400块。

这才带着谢明川拿资料,去库房汇合。

今天还没有放量,但西市和东塔这边已经行动,订了有900多件,含300套球衣。

杨志才估计 ,明天这个数至少会翻倍的。

给谢小环交代了任务,三人赶往宾馆;这种场合,带上他,刷下存在感,后面会比较好的。

蒋蔓细心,专门给他带了休闲西服,杨志才穿上,感觉还不错。

去了宾馆一间小会议室。

名义是组委会和赞助商,希望听取各方建议,促进比赛更好推广。

已经快8点半了,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杨志才不认识,示意谢明川上去,把刚买的两条中华,每人发了一包。

所以说,“烟搭桥,酒开路。”

他这一手,立马让在座各位,对这名年轻的赞助商,有了好感。

魏哥介绍,有市里、县里的电视台、报社、广播记者 ,还有一位临省的体育专项记者,不知是什么路数。

他依然谦虚、恭敬地和每人问好和握手,获得了善意的点头和笑容。

不到10分钟,在体育局领导的陪同下,四人进入了会议室。

魏哥低声说,中间27岁的,就是三江籍,向阳镇的现役球员左志东,他右边是《足球报》毕记者,左边是省电视台体育刘记者。

双方介绍完坐定。

发烟谢明川是专业的。

杨志才发现,左志东,并没有接,并谦虚拒绝。

魏哥作为筹委会召集人,讲明来意,并代表杨志才,诚恳请求 ,在座各位根据两个比赛日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看着杨志才诚挚的眼神,新绵晚报记者,首先发言,主要讲了组织工作不错,全县各校全部参赛,初期已经不错了!

临省记者从专业上讲,觉得赛制合理,比赛执法公正,球员敢打敢拼,还比较注意体育道德。

不足的是,啦啦队组织还不出色,一盘散沙的样子。

魏哥接话说,复赛已经在考虑,初赛比较仓促,不过会马上改进。

毕记者说话直接,说到很多问题,也指出教练水平低,小球员基本功不扎实,缺少战术素养等多个问题。

杨志才直接给人家点赞,甚至他都没注意,小球员没有热身环节,人家都提出来了。

他站起来,给所有人鞠了躬,这才说道,“这里呢,我说几句。”

“非常感谢大家提出,这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只是一名普通球迷。”

“只是觉得目前三江,作为华夏的足球之乡,而没有相关比赛,才自掏腰包,来推动足球发展。”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场比赛,同样发现了不少问题,并立即进行了改进。”

“具体的由魏镇长给大家讲。”他说道。

于是魏小伟,针对今天下午的相关问题,和马上改进的意见,都作了详细说明。

在座各位,包括左志东也点了点头。

这时,他才说,“毕记者,您好!今天景阳队三坪的比赛,是有录像的。”

“上、下半场,你有空可以看下,是很有意思的对比。”

“我和魏镇长,分别在中场休息时,各指点了一队,你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上半场的杂乱,下半场有配合,还有一些战术的。”

他停了下,“不是他们不懂,而是缺乏专业人士的指点和教导。”

“我说如果,球队能有左哥这样的,职业球员临场指导或专业训练,那么这些小球员会怎样变化呢?!”

“毕记者,一个球队,经过半个月时间的集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否值得您报道呢?”他说道。

“我的企业不大,下半年还会投入10万,来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只是请在座各位,都能善意地提一下,三江足球,让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他这话说完,左志东率先动容。

看来,这位大神要助攻了,而这也是杨志才,最希望看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