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工作。
自己则带着张立业、韦胜洋两人,重点对桂林和柳州进行走访。
韦胜洋作为桂林郊县的本地人,非常熟悉家乡;现在的桂林主城区比较集中,房屋低矮成片,临桂新区还没启动,到处都是景点。
漓江绕城,人民路已有主干道的形状,十字街和桂阳路特色明显。
唯一5月份这里天气较阴冷,雨水多,让他有点不是很适应。
杨志才最大印象是,桂林的水果特别多,价格也便宜。
他突发奇想,问韦胜洋对这里,各种水果采购环节熟不熟悉。
他说“老大”(这边喜欢称领导,特别是他们壮族)你问对人了,他族中七哥就是专干这个的,只是本钱少,做的是小买卖。
“七哥?”,杨志才问。
韦胜洋才解释说,他们家族是按同辈出生的时间排序,他排在16位,同村同族比较嫡亲的,可排到100多位呢!
杨志才大感又长了见识。
问他两人 ,目前公司还没收入,如果直接采购最新鲜的水果,到南宁去批发或零卖,你们在南宁生活几年,感觉有机会吗?
两人当即表示,大有可为。
杨志才让韦胜洋找他七哥,具体最近几月有什么水果,该怎样安排,商量个大概,到时找他。
特别强调,好好谈,有利润,可要作为大家的奖金。
第二天,在宾馆里,杨志才就见到了,韦的七哥;听人家说的头头是道,杨志才当即决定,让韦胜洋和他哥去一趟南宁,所有费用报销。
了解时下最多,荔枝和芒果的批发和零售可能。
因为他七哥说,桂林到南宁,340多公里,下午走,第二天早上就可到,果品很新鲜。
杨志才有5000块钱的用款权,当时桂林的荔枝在果园里,一两毛一斤,应该可以做。
还给七哥承诺,净利润的两成归他,但质量必须保证。
等两人走后,杨志才则和张立业,出发到当时广西第一大城,柳州去了。
作为当时的铁路枢纽城,柳州已经具有现代化大城的规模;整体建设,领先其它区内城市。
柳江大桥、文慧桥、壶两桥等四桥环绕,跃进路大气整洁,还有着名的风情港。蟠龙山、蜡烛山相向而望。
和张立业调查期间,还吃了本地正宗的“螺蛳粉”,目前在国内还是小众产品,就如“桂林米粉”一样,属于本地人的最爱。
几天后回到南宁,杨志才汇总了,几个人的分析报告 。
决定先联系当地批发市场商贩,再入百货公司,及当地人群集中的小商店的铺货策略,并马上实施。
韦胜洋的任务重一些,七哥激情高涨,每次如果能运来1-1.5万斤水果(以荔枝为例)批发;
只要新鲜,可以给到3毛以上的价格(目前零卖在8毛到1块),除去运费,每次有1000多的利润,而且不限量。
他要协同七哥,在桂林组织两天一次的(暂定)付款和记账,这边则由南宁后勤、人力帮着辅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