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清明 三(2 / 2)

想想也是,中川这么大(当时60万平方公里),战乱后全川只有不到50万人口,比“十室九空”的形容还要惨烈,家族迁徙肯定是比较血腥的,哪有正史说的那样简单。

前世,杨志才在大学图书馆就翻阅过详细的资料了。

比如蜀城和中川西北的人,家族有族谱记载的,说到“湖广填中川”,祖上几乎都是从孝感黄麻镇来的。

这个迁移的时间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一个小镇怎么可能迁出几十万人出去?

所以口口相传的反而更真实!

在这里,特别提示的事,所谓的“湖广”,实际上是现在的湖南和湖北两个省,没有广东或广西的事。

真正的迁移路线应该有5条。

杨志才祖上走的是北线,也是最苦的一条线,这条线到汉中后,又分了两条,一条过保宁府(巴中)经顺庆府(南充)到成都府(蜀城),一条就是到龙安府(广德)至绵州(新绵)。

第2条是从孝感黄麻码头出发,经汉江支流入汉江,到荆门后步行到宜昌。

衍生第3条路线,宜昌-奉节-涪陵-重庆(此为川东川南线),2条主线则是宜昌水路至夔州府(奉节)-绥安府(达州)-顺庆府(南充)-潼川府(射洪)-成都府(蜀城),这也是人流最多的一条线。

第四条则是岳州府(岳阳)-酉州(酉阳)-石柱厅(石柱)-忠州(忠县)-重庆府。

第5条线则是江西吉安府(吉安)-贵州安化、思南府(思南县)-正安州(属遵义)-綦江-重庆府。这条线人数不多,但时间跨度却比较长。

预计3、4、5线主要迁移至川东川南,1、2线则集中在川西川北和s蜀城平原,大致也就这么个情况。

杨志才给大家讲了几条路线的情况,又分析了人员分布情况。

又兴高采烈的和方正礼又聊到果园的改造,品种的引进以及梨园的后期建设和管理,不知不觉已经晚上11多了,这才意犹未尽地告别大叔公,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杨志才7点就起床了,没办法,在乡下,所有人都早起了,他也没法赖床。

今天母亲做的花生稀饭,加上传统的泡椒、子姜炒鸡杂(昨天没用完的),还有香椿炒蛋,吃得杨志才大呼过瘾,还得是母亲这正宗的味道好啊!

饭后,大姐、姐夫先回雷公镇了,两个外甥都在毕业冲刺,昨天就都没让他俩回来,就怕影响学业。

今天吃过午饭都得回校,大姐这么早回去,无非就是想中午搞点好吃的,犒劳她俩儿子,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加油鼓劲吧!

所以,无论古今,但凡面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望一直都在,不管是贫穷与富贵,还是高尚与卑贱,概莫能外。

由于三哥三嫂今天也要到新绵去,杨志才还得等他们收拾行李衣服,以及和杨思颖说明白离开的原因。

好在只有6岁的侄女虽然心情不佳,但并没有哭闹,她已经明白一点出门挣钱的道理了。

直到大嫂说,5.1会带着她和哥哥杨恒夏一块去新绵玩几天,小侄女脸上的笑容才多起来。

待到杨志才说会带他们去吃新开的麦当劳,两人的神色已经充满向往了。

毕竟,“洋垃圾”现在还没有影儿,人们对新进入华夏的“舶来品”兴趣正浓,都想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尝试着了解它。

吃过午饭,看着三嫂拎着一口大皮箱,还有一个大帆布袋装满的床上用品,杨志才决定直接叫“摩的”到家里过来接人。

幸好,大姐心细,已经掐着点叫来2辆摩托车,把皮箱绑在摩托车的架子上,告别了父母和大哥一家。

三哥三嫂一辆车,杨志才背着包,中间搂着帆布袋,五人两车直奔永塔汽车站。

现在不是特别长的假期,人员不多,三人把东西放在中巴客车的行李箱里,都有位置。

路上短途比较多,等到了新绵市,已经两个半小时后了,再打车到公安小区,已经快晚上七点了。

在小区旁边,找了个小饭馆对付了一口。杨志才给三嫂1000块钱,有空在斜对面百货大楼,补齐家里要能开火的物件,就和三哥打车直奔李学文宿舍去了。

因为下车就打了传呼留言,忘了说吃过饭才过来,李学文搞了一大桌菜和王哥正边吃边喝等他们呢。

三哥的酒量不错,陪着王哥喝啤酒,杨志才则端起碗吃菜。

席间,商量明天中午下班的时候,王哥带三哥到他发小吴哥那里去认识和安排,过两天捋顺了再给拜师钱,大家都觉得可以。

因为三嫂一个人在,没坐多久,只是让三哥留了李王两人的传呼号就告辞了。

再次回到306,三嫂还没回来,杨志才又给了三哥400块钱用作学车零用,并交代如果那个吴哥要抽烟的话,随时要把烟备上,两兄弟现在都不抽烟,但该有的礼节不能丢,就买7块一包的红塔山,目前不错的牌子了。

加油的钱,过两天连同拜师费一块给他,口袋里还剩2000左右,明天还得把房租给冯叔。

账户里还有2000多,看来要卖点票才行。

三哥说他口袋还有500多块,能够几天用,杨志才知道周一周二两个票都会大涨,决定周二卖,周三再转出来(股市当天卖,第二天才能转出钱)。

刚商量完,三嫂抱着一个纸箱就回来了。

三哥接过来看,原来是一只电饭煲和8个碗,几个盘子和两桌筷子。

三嫂说,这家连炒菜的锅都是新的,明天再把米和调味品买齐就可以开火了。

杨志才说,明天还再买点碗和一些式样不同的盘子,三哥明天学车回来,把吴哥叫来。

我通知李学文,还有单位的几个好兄弟帮我搬家,这样吃个热闹的“开伙饭”。

三嫂担心自己厨艺不好,杨志才说没事。

三哥地头不熟,练完车后,让吴哥带你去买点凉菜卤菜,作为本地人,知道哪里的东西好吃。

再在楼下买两瓶“丰特”和两件“雪花”啤酒上来,有冰箱还可以提前冻一半,大家喝酒应该都不是很好,除了吴哥不清楚。

三嫂这才放心下来,说会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