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符针问骨 > 第六十八章 验证猜想

第六十八章 验证猜想(1 / 2)

翌日清晨,天光尚未大亮,凉州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

朔风掠过戈壁,带来阵阵凉意,让人忍不住裹紧了衣衫。

城门初开,一队十余人的人马便从刺史府疾驰而出,径直前往城西那片驻扎着郭荣麾下八百兵士的营区。

队伍最前方为首的两人,正是楚潇潇和李宪。

还未到辕门,楚潇潇抬眼便看到,此间的营盘扎得极为规整,哨塔林立,兵士晨练的呼喝声隐隐传来,透着一股不同于金吾卫的边军肃杀之气。

营区辕门外的兵士见是寿春王和钦差大臣,躬身行礼便放两人进去了,并有人快步前往中军大帐通传。

中军大帐之内,炭火早已熄灭,带着陇右清晨的丝丝寒意。

几个兵士端着火盆下去换新的,而郭戎川则着一身锃亮的明光铠,侧坐在主位上,正拿着块粗布反复擦拭着他的横刀。

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见到楚潇潇和李宪进来,也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并未起身。

“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寿春王殿下和楚大人啊…”一句无关痛痒的话,算是和二人打过招呼。

嘴角习惯性地向下撇着,那副浑不吝的傲慢姿态,与之前在凉州大营之时并无二致,眼角微张,眸光中掺杂着对于洛阳来客本能上的疏远。

“这西北不同于神都,寒意料峭,二位一大早的,不在那凉州刺史府中暖和着,跑来我这粗陋的军营,不知有何指教啊?”

郭戎川的喉咙似乎还未彻底打开,带着几分睡眼惺忪的散漫,声音也略带沙哑,语气算不得恭敬,甚至有些刻意的不耐烦,似乎对上次凉州大营之事耿耿于怀。

李宪对他这副做派心中虽有不悦,但记着楚潇潇临出门前的吩咐,便按捺着性子,隐忍不发,将这口闷气憋在心里,淡淡地“嗯”了一声,大步流星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紧蹙起眉头。

楚潇潇见他这样,自然知道他心有不爽,也没有理会,而是上前一步,脸色一如平常,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郭校尉,天不亮就造访,多有打扰…只是本使与王爷探查案情,查验营田署后发现其内有重大线索,需要立刻封锁营田署周围,禁止任何人出入,以防有人破坏现场,转移或销毁证据…”

她顿了顿,面露难色,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不过…从洛阳带来的金吾卫人数有限,而营田署广袤,恐力有未逮,为防出现疏漏,今日特来请郭校尉调派麾下得力军马,执行此项封锁任务,务必做到水泄不通。”

郭戎川擦拭横刀的动作微微一顿,这才正儿八经抬起头,目光盯在在楚潇潇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封锁营田署?”

他嘴角扯动了一下,似笑非笑,“楚大人…那营田署再怎么说,也是朝廷设在凉州的官署,怎能容你说封就封…二位可是有夏官或是刺史府的正式批文…亦或是有郭大将军的手令?末将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没有接到上官指令之前,恕末将不能奉命行事。”

话音刚落,他将横刀“锵”地一声归入身旁刀鞘,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随后端起桌上的茶盏,慢悠悠地吹了口气,眼角的余光却一直瞥在楚潇潇的脸上。

楚潇潇早料到他会如此,因此并没有半分退让的意思,迎着郭戎川犀利的目光,以同样的眼神回应着,语气中带上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郭校尉,本使奉上喻察查洛阳骸骨案,有临机专断,便宜行事之权…案情紧急,已非简单的刑名案件,现有证据均已涉及边关安宁和军马安危,否则我们那日便不会在凉州大营见面了…”

她的声音十分坚定,在稍显空阔的大帐中回荡,“而且,这件案子背后甚至可能牵扯这凉州地界有人‘通敌叛国’之重罪,此地距离洛阳千里之遥,等朝廷批文下达,只怕那伙贼人早就将证据销毁殆尽,逃之夭夭了…”

她向前微微倾身,目光灼灼,“那么本使想问郭校尉一句,如果因为等待批文从而耽搁了破案,动摇了国本,这个责任是由你郭校尉担啊,还是让大营中的那位郭大将军担啊?”

这番话的语气中明显带着几分激将和试探的意味,目光紧紧盯着郭戎川,观察他的反应。

果然,郭戎川在听到这番话后,握着茶盏的手指微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眼神瞬间凝重了起来,但很快便又恢复了刚才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他嗤笑一声,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放了下去,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楚大人好大的口气,动摇国本?就凭洛阳挖出来的那几根骨头,还是在山丹发现的几棵毒草?”

“啪…”他猛地一拍桌子,“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身上的甲胄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居高临下地看着楚潇潇。

“我边军儿郎皆在前线浴血厮杀,保家卫国,而你们这些洛阳来的贵人,高高在上,倒是在后方拿着鸡毛当令箭,怀疑起自己人来了。”

他的言语中讽刺意味十足,但楚潇潇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就是在他说到“毒草”的时候,眼底深处转瞬即逝,闪过一丝凝重,绝非眼

而且,最让楚潇潇生疑的便是…他能精准地说出了“毒草”这个信息。

她并未在公开场合详细提及,除了上次凉州大营与郭荣有过简单的交谈,旁人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信息,除此以外,只有在昨夜那神秘的黑影面前提过一嘴。

可今日,这个线索竟然从郭戎川嘴里说出来,让她心中顿时感到一丝惊诧,同时也加重了昨夜的一番猜测。

还不等她开口,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宪拍了两下桌子,“郭校尉,纵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楚大人也是皇帝钦封的勘验使,这凉州还是我大周的地界,这样的话,莫非…当真让楚大人说中了?”

听到寿春王开口,郭戎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悻悻地坐了下去,将茶盏紧紧捏在手里。

“是不是鸡毛,郭校尉跟随大将军多年,心里自然清楚…”

而这时,楚潇潇不退反进,向前一步,拉近了与郭戎川之间的距离,声音压得非常低,却十分清晰地传到他的耳朵里。

“不过,既然郭校尉对本使此举颇有微词,本使就明说了…”

“愿闻大人其详…”郭戎川仍旧是那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咧着嘴哼了一声,手指不停地在桌面上敲打着,斜着眼看着楚潇潇。

“那营田署负责供给山丹和凉州大营的粮草,而山丹的军马正是在食用了一月之前送来的草料才导致毒发身亡,此事郭校尉不会不知道吧?”

楚潇潇故意没有直接将线索点了出来,而是直接反问了他一句。

“上次大人来营中的时候末将才知晓…”郭戎川没有一点反应,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随后楚潇潇接着说道:“而就在昨日,本使与王爷更在营田署囤放粮食的仓廪中,发现一具中毒身亡的少女尸骸,已经死了快一年了,尸体在营田署发现,还是在仓廪中,仅凭这一点,按律,本使作为都畿道刑名勘验使,执掌刑名勘验事宜,是否该对此地进行封锁?”

“这…”郭戎川有些愣神,张了张嘴,到嘴边的话却没有说出口。

楚潇潇所言确为真,她本身作为负责刑名的官员,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发现了尸骸,的确有权力将此地封锁,禁止任何人靠近。

这时,郭戎川放下茶盏,带着一丝微微的歉意言道:

“大人说的的确在理,但末将身为郭大将军亲兵营的校尉,这等地方刑事案件,还是交由元刺史麾下的衙役们办吧,没有大将军的军令,末将纵然想帮,也无可奈何。”

他这几句话和没说一样,看似松了口,不再揪着楚潇潇无凭无据怀疑边军一事来说,但实际上,还是以自己边军校尉的身份,必须要有郭荣的指令为由推脱了一番。

楚潇潇莞尔一笑,自然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于是淡淡地说道:“郭校尉,按理来说,你现在还在被怀疑的行列里,不应该对你说这些,但眼下情况紧急,顾不得那些了…”

郭戎川有些诧异,不解地看着她,不明白是何意。

“郭校尉,这桩案子绝非寻常看到的那么简单,水下还有更为深层次的东西…以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这具女尸所中之毒,与洛阳掘出的人骨,以及监牧使孙康孙大人,乃至…多年前的一桩旧案中的毒物,系出于同源…”

说到这里,楚潇潇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郭戎川的反应。

果然,在他听到“多年前…旧案”之时,手上的动作忽地一停,虽然马上又恢复刚才的动作,但这一个细微的变化,却被楚潇潇尽收眼底。

而后,她又朝前迈了一步,“这个时候,难道郭校尉还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吗?还会认为本使与王爷是那种何不食肉糜之人?如果不是有确凿的证据,本使今日也不会前来要求你派兵封锁营田署。”

郭戎川的手指“哒哒”地敲着桌面,却没有了刚才那般节奏,此刻显得极为凌乱,嗓音也愈发的低沉沙哑:“楚大人查到什么,是楚大人的本事…末将只负责带兵,这些查案缉凶的事情,不懂,也不想懂。”

“郭校尉又何过于自谦呢…”楚潇潇愈发的逼近了几分,“你久在凉州,对于多年前的旧案…难道真的就一无所知?还是说有所耳闻,却碍于某些缘由,不得不视而不见?”

“末将…末将在凉州多年,每一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但…不知…大人所言旧事,具体是说的哪件事…”

郭戎川说这句话的时候,楚潇潇明显感觉到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似乎多年前的那桩“旧案”一直藏在他的心里,不愿意让人提起。

而李宪这时也皱起了眉头,倒不是因为郭戎川此刻的反应。

而是刚刚郭戎川压低声音的时候,那种沙哑的感觉,让他忽然想到了昨夜在巷子中那个黑影,似乎也是刻意这般压住嗓子,故意用沙哑的声音和他们两个说话。

只可惜,郭荣就说了这么一句,而且声音并不是很高,一时间让他难以辨别,刚想再听,郭戎川便闭上了嘴,看着楚潇潇。

“看来郭校尉对于这件事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啊,本使给你提个醒…”随后她走到案几之前,示意郭戎川近前。

郭戎川不知她要做什么,但还是将自己的耳朵凑了过去。

只听到楚潇潇在他耳边轻声说出了一个称呼,紧接着郭戎川的眼神明显一慌,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双肩颤抖,虎头护肩因颤动而咔咔作响。

猛地抬头,眼睛死死盯着楚潇潇,仿佛在重新审视着这个年轻柔弱的女子。

他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脊背缓缓靠向椅背,那略带沙哑的嗓音似乎更加干涩了一些:“楚大人,您到底想说什么,末将一介武夫,听不懂这么多的弯弯绕绕,还请言明…”

帐内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李宪坐在一旁,虽然刚才没有听到楚潇潇在郭戎川耳边究竟说了什么,但看两人之间这样微妙的气氛,他大致猜测应该是楚潇潇说了一些什么更加深层的东西,这才让郭戎川有如此大的反应。

他也没有开口打破这样的局面,而是屏住呼吸,坐在原地静静观察。

而楚潇潇侧身看了一眼李宪,忽地心念一转,冲他挤了一下眉,“本使不想说什么,只是做份内该做的事情,既然查案子查到这里了,总要继续查下去,真相不能永远掩在废墟之下,王爷…你说潇潇说的对吧?”

“啊,对,潇潇说的对…”李宪看着眼前这一幕本就心中纳闷,此刻听到楚潇潇忽然和自己说话,眼神一闪,连忙应道。

而后,楚潇潇将目光转了回来,重新落在郭戎川身上,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说道:

“封锁营田署,本使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为了查清洛阳骸骨一案,明死者冤屈,更是为了厘清一些…笼罩在凉州上空的迷雾。”

她顿了顿,看着郭戎川逐渐凝沉的脸色,以及此刻他强作镇定,却难以掩饰心绪波动的眼神,让她心中的猜测又确定了几分,此刻是该再加一剂猛药了。

“洛阳县挖出来的八具尸骸,为何会中了产自西域的‘龟兹断肠草’之毒,而孙康孙大人,究竟是发现了什么,被人以这种毒草杀害在房间里,营田署内的那具女尸,又是谁,她年纪轻轻,如花一般的年纪,却被人下毒致死,死前还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难道…郭校尉,这些东西我不该去查吗?营田署不该被封锁吗?万一那伙贼人知晓了什么事情,随后对营田署再下毒怎么办?岂非死得人更多了些?”

见郭荣的眼睛缓缓看向手边的茶盏,楚潇潇几乎没有给他多少反应的时间,突然脱口而出,“这凉州大营内,又为何会出现校尉以上军官被自己人如临大敌一般严密监视起来,寸步难行?”

她在说到“严密监视,寸步难行”时,刻意模仿了昨夜那个神秘人影沙哑的腔调。

这时,她的双眸中瞬间捕捉到郭戎川的神情一震,瞳孔骤然紧缩,就连呼吸都略微有些收紧,胸膛剧烈起伏着,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同时,以李宪的角度看过去,正好是郭戎川的侧面,此刻他的右手死死握着椅子旁一柄短刃的木柄,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

郭戎川就这样死死盯着楚潇潇,也没有说话,更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异常,尽力在压制着翻涌的内心,让自己尽快平静沉稳下来。

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之中,只有炭盆中新添的柴火偶尔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过了许久,门外巡逻的士兵都换了一茬,郭戎川忽然扯动嘴角,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声,打破了眼前的沉默局面。

“哈哈哈哈…楚大人…果然非同一般,天资聪颖,令末将佩服…”

他这句话说的让李宪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云里雾里地看着眼前这两个人在自己面前打着谜语。

而通过这句话,李宪一时也摸不准究竟是在称赞楚潇潇的胆识,还是另有什么言外之意。

郭戎川敲击桌面的手指继续在桌面上敲击着,那份姿态,那份神色,还有眼中那抹犀利的目光,竟与昨夜巷中那人沉思时有几分神似。

他不再看楚潇潇,而是将目光投向帐外朦胧的晨光,语气变得有些飘忽,似乎在喃喃自语。

“凉州大营…确实不像表面那么平静…郭大将军治军严苛,耳目众多,也是常情…毕竟,边关重地,不容有失嘛。”

他这话像是在作出解释,又像是给予楚潇潇某种暗示。

“不用明说,末将也知道楚大人说的是谁…沈括嘛…”

郭戎川话锋一转,主动提起了这个名字,语气平淡,就和在说一件寻常事情一样,但眸中的光泽却不如刚才那般明亮。

“他是斥候营的校尉,掌握着不少前沿哨探的情报,身份非常敏感…楚大人您也知道,突厥最近几年频频犯边,大将军派人盯着点,也是出于谨慎…”

他将头转回来,抬起眼皮,扫了楚潇潇一眼,李宪在一旁看不真切,但楚潇潇可是实实在在看的一清二楚,那眼神中分明带着一丝极其细微,不易察觉的提醒。

“大人若想见他,按规矩递文书,经由大将军批准便是…何必绕这些圈子?”

闻言,楚潇潇心中豁然开朗。

是他!

就是他!

他就是昨夜约自己在巷子中见面的那个神秘人物!

他此刻的话语,表面上是在强调规矩和郭荣的权威,实则是在告诉她,通过正常途径根本见不到沈括,而且点明了沈括被监视的原因……他手中掌握着很多敏感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