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血种入宫(2 / 2)

司丞早已在心中推算过无数次,此刻毫不犹豫,躬身清晰奏道:

“陛下,据此稻晚收增实三成之效,若择适宜之地广种,精心推行,假以年月,臣初步估算……或可增天下粮赋,半成之数。”

“半成……”

皇帝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指间依旧摩挲着那支金穗。半成,听来似乎微不足道,然置于整个天下的庞大粮赋基数之上,那便是数以百万石计的粮食!是无数可能因缺粮而引发的动荡得以平息,是国库更加充盈,是边军粮秣更为稳固!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龙案上,那染血的皮囊、带着血痕的木匣、金黄的稻穗、以及奏报上“东塘村李青禾”的名字,交织在一起。一枚自宫中流出的稻种,在遥远的村庄历经试炼,又以忠诚卫士的鲜血为代价重返宫阙,最终指向的,是一个关乎国本民生的巨大可能。

皇帝缓缓将稻穗放回匣中,指尖无意识地在那一小片血迹旁停留片刻。

“传朕旨意,厚赏护送之人沈明远。着农司、户部即刻派员,密赴东塘村,详勘此稻诸般性状与推广之可能。不得声张,务求详实。”

“臣,遵旨。”

塘埂方向。 月华如水, 静静流淌过寂静的村落。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于溪边那块惯常的礁石之上。 浑浊的目光…… 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 穿透了重重宫墙, 清晰地看到了紫宸殿内, 帝王抚穗问策的那一幕。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浸染了皇权威严与稻谷清香的声响, 缓缓地吐出:

“……血——……” 声音顿了顿, 似在品味那染透皮囊的忠诚与牺牲。 “…——种——…” “…——入——…”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对微小之物撬动天下格局的深沉预见, 向下一点。 “…——宫——…”

“血种入宫——!!!”

声音落下。 他身影融入清冷的月辉与缥缈的夜雾。 遥远的京师, 宫门深锁, 而那三支染血的稻穗所带来的讯息—— ……已——……如——……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即——……将——……激——……起——……影——……响——……深——……远——……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