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中秋圆宴(2 / 2)

他背的是白乐天的《观刈麦》。诗句朴实,却字字句句描绘着农人劳作的真实与艰辛。

起初,席间还有细微的谈笑声响,但随着小树清脆的童声继续,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妇人们手中的筷子停下了,碗中的酒也忘了喝。她们的目光,随着那诗句,仿佛看到了自家男人在田埂上挥汗如雨,看到了自己顶着日头送饭送水,看到了那沉甸甸的麦穗与无尽的辛劳。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当小树最后一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落下,院子里已是寂静无声。月光如水,流淌在每一张怔然的脸上。

不知是谁,最先发出一声极力压抑的、带着哽咽的抽泣。如同引信被点燃,瞬间,席间的妇人们,无论是性格泼辣的张寡妇,还是向来沉稳的周娘子,亦或是那些平日里只知埋头做活的沉默妇人,都纷纷红了眼眶,泪水无声地滑落。她们用粗糙的手背慌忙去擦,却越擦越多。

这诗句,写的不是她们吗?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是她们的父兄、丈夫、儿子!那“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是她们自己对收成的期盼!那“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无奈与辛酸,她们何尝没有经历过?

往日的苦,似乎都被这日渐好转的日子冲淡了。可此刻,在这团圆宴上,被这童稚的诗声猛然勾起,竟是如此清晰,如此沉重地压上心头。那不是悲伤,更像是一种被理解、被诉说的共鸣,一种混杂着过往艰辛与当下安稳的复杂心绪。

李青禾没有出声安慰,也没有阻止。她只是默默地看着满座落泪的妇人,深陷的眼窝在月光下显得愈发幽深,自己也端起那碗紫红的葡萄酒,缓缓饮了一口。酒液苦涩中带着回甘,如同这人生。

塘埂方向。 圆月高悬, 清辉遍洒。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于新宅院外的阴影中。 浑浊的目光…… 穿透矮墙, 落在院内那些掩面拭泪的妇人身上, 落在那个独自饮酒的枯槁身影上, 也落在那轮圆满却清冷的明月上。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混合了酒香与泪咸的声响, 缓缓地吐出:

“……月——……” 声音顿了顿, 似在品味这团圆光影下的悲欢交集。 “…——圆——…” “…——泪——…”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对苦难记忆与当下安宁并存的深沉感触, 向下一点。 “…——实——!”

“月圆泪实——!!!”

声音落下。 他身影融入皎洁而冰冷的月华。 院内, 哭声渐歇, 只余夜风轻拂。 一场欢宴, 因一首诗, 触及了—— ……灵——……魂——……最——……深——……处——……共——……同——……的——……悲——……欢——……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