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麻布救市(2 / 2)

草原汉子见他们疑惑,咧嘴笑道:“这布,厚实,耐磨,透气!正好!带回草原,做帐篷衬里、打包货物、做马褡裢,最好不过!比你们南人用的细布结实多了!我们那,就缺这等结实家伙!”

原来如此!需求不同,价值迥异!在本地被视为低劣的粗麻布,在草原却是实用的好东西!

李青禾深陷的眼窝里骤然亮起精光。她立刻道:“货还有不少,诸位客官若要,工坊可日夜赶织。只是这颜色灰黄,恐不入眼。”

草原汉子摆手:“颜色无妨!结实就行!”

然而,李青禾却从中看到了更大的机会。她沉吟片刻,忽然道:“若客官不急,工坊可尝试将此布染作靛蓝色,想必更耐脏耐用,或许更合草原风情?”

草原商队几人相互看了看,颇感兴趣:“染蓝?好!若染得好,价钱可再加一些!”

商队留下定金,约定半月后再来取货。

送走商队,工坊瞬间沸腾起来!积压的货物有了出路,而且还是条意想不到的财路!

李青禾毫不迟疑,立刻派人去购买靛蓝染料,开辟染坊。她亲自监督试染,调整染料浓度、浸泡时间、氧化次数,力求染出的蓝色均匀、牢固、深邃。

经过数次试验,终于成功。灰黄的粗麻布在靛缸中浸染、捞出、氧化、反复数次后,呈现出一种厚重、朴拙、颜色深沉的靛蓝色,与原布的粗糙质感结合,竟焕发出一种独特而粗犷的美感。

李青禾将这种新染色的麻布命名为“青州蓝布”。

半月后,草原商队如期而至。见到那成匹的、颜色均匀深沉的“青州蓝布”,大喜过望,用手揉搓,又用水淋试,见色牢度极佳,当即以比原定更高的价格,将工坊所有存货一扫而空,并留下了长期订购的意向。

原本贱如泥土的粗麻布,经过因地制宜的改造和精准的需求对接,竟成了打开北方市场的紧俏商品!工坊因此获得了一笔宝贵的流动资金,得以维持运转,支付工钱,并逐步偿还官贷。

更重要的是,这条“麻布救市”之路,让李青禾和工坊众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货无贵贱,适需为珍。

塘埂方向。 望着满载“青州蓝布”的草原驼队远去。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于道旁。 浑浊的目光…… 掠过那些深蓝色的布匹, 又望向染坊方向飘来的独特靛蓝气味。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染上了一抹靛蓝深意的声音, 缓缓地吐出:

“……麻——……” 声音顿了顿, 似在品味这低贱材料的华丽转身。 “…——染——…” “…——通——…”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对市场洞察与转化的深沉认知, 向下一点。 “…——实——!”

“麻染通实——!!!”

声音落下。 他转身。 步履沉缓。 工坊内, 染缸咕嘟作响, 织机声依旧沉闷, 却织就了一条通往—— ……生——……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