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哭声破谣(2 / 2)

这消息比之前的“夜夜哭”更让人吃惊,也更让人好奇。

陈婆子听到后,先是一愣,随即撇嘴冷笑:“装神弄鬼!定是那吸魂的邪法换了个名目!念书?她们认得钟馗还是认得太上老君?”

然而,随着夜校一日日持续,越来越多的细节传回村里。有人看到自家媳妇晚上回来,不仅不显疲惫,反而眼睛发亮,甚至会在沙地上划拉几个歪扭的字教自己孩子;有人听到隔壁去做工的王家媳妇,竟然能磕磕绊绊念出布庄送来的货单上的数字了!

那“夜夜哭”的谣言,在这实实在在的“夜夜读书声”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不攻自破。谁家吸人魂的邪祟,还会费心教人识字算数?

渐渐地,村落里的风向变了。人们再谈起东塘工坊,不再带着恐惧和猜疑,反而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羡慕和敬佩。

“瞧瞧人家李痘医办的工坊,做工还给教认字!” “俺家闺女要能去认得几个字,将来嫁人都硬气些!” “就是!比听那老虔婆胡说八道强!”

就连那些最初未被选上、或因谣言退缩的人家,也重新动了心思,琢磨着能不能再去求个机会。

这一日,几个村童在塘边玩耍,拍着手,蹦蹦跳跳地唱起了一首新编的童谣:

“东塘坊,读书响,不再半夜鬼哭嚷!” “织女娘,手儿巧,白天织布夜认字!” “认一字,一碗粥,织女能写百家姓!”

稚嫩的童声清脆响亮,随着风,传出去老远。正好飘到蹲在河边洗衣的陈婆子耳中。

陈婆子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手里的棒槌都忘了落下。她张了张嘴,想骂几句,却发现周遭洗衣的妇人们都用一种似笑非笑、略带讥嘲的眼神看着她。她最终只能悻悻地闭上嘴,用力捶打着手下的衣物,仿佛在捶打那不听话的世道。

塘东工坊里,夜校依旧。油灯下的妇人们,眼神越来越亮,腰杆似乎也挺得更直了些。那朗朗的、或许并不标准却充满生机的读书声,稳稳地压过了一切阴冷的谣言,成为这片土地上夜晚新的、更有力量的声音。

塘埂方向。 月色如水。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伫立良久。 浑浊的目光…… 穿过夜色, 落在那些透出温暖灯光和读书声的工棚上。

他听到了那童谣。 也听到了那夜校里的跟读声。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却仿佛被月色浸染得柔和了些许的声音, 轻轻地、 缓缓地吐出:

“……读——……” 声音顿了顿, 似在品味这不同于织机声的韵律。 “…——破——…” “…——妄——…”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见证无声较量后尘埃落定的沉重, 向下一点。 “…——实——!”

“读破妄实——!!!”

声音落下。 他的身影在月色中悄然隐去。 工棚内的读书声, 却愈发清晰响亮, 如同春夜破土而出的新笋, 充满了—— ……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