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阿兄很厉害(1 / 2)

简静揽着俩孩子,在原地思考了一会儿,心里算了算大概时间,觉得还是不要浪费孩子受教育的时间。

还有一点就是,简静询问后得知,兄弟俩在觻得县那段时间,除了在家里读书,基本没什么外出社交的活动,一开始还会被赵枝春上门带出去逛逛,后来赵枝春没空,阿云也跟着投军了,天气又冷下来,俩孩子门都不出了。

也还好家里有院子,俩孩子自己不用人监督,每天晨练晨读没落下过,吃饱穿暖的,加上兄弟俩互相都有说话的伴儿,才没养出毛病来。

简静自己是个宅,虽然不严重,但是一般情况下她能不出门也是不出门的,但她那是在现代生活方便,不出门也多的是社交,但这会儿可不是这样。

而且王牧跟王樵还是俩小孩,小孩不社交,以后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朋友怎么办?

简静也是难得操心起了别人的社交,加上弹幕也是一个劲儿提醒,说小时候不培养社交能力,以后就很难培养了,所以她还是想让俩小孩认识认识新的人。

也不是说一定要跟别人交朋友,至少也能长长见识,比如人的多样性等等。

现阶段,消除学校里那些孩子已经形成的阶级观念,简静是做不到了,但好在王牧跟王樵兄弟俩在她的庇佑下,也不会成为被贬低、小看的那一类人。

至于更深入的,兄弟俩现在可能看不懂,也可能看懂了但不理解,总归是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简静觉得这个还是可以有的。

如果兄弟俩思想上出现什么问题,这个年纪也正是方便纠正的时候,总比她养着养着,等人养大了,遇到的人多了,才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想纠正的时候都来不及了。

也有少部分原因,是兄弟俩要是入学,也能成为简静的眼睛。

真就只是小部分,实际上整个学校后勤人员都是从荆霞这里分出去的,某方面来说都是简静的眼睛。

只不过大人的视角跟孩子的视角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某些年龄段的孩子,处于秩序期,一些大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天大的事。

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这就是简静的想法。

不过救急不救贫,这道理在很多地方都通用,学校初期简静在这里会多注意,等她走了,她可能会惦念,但肯定不会继续操心了。

而面对兄弟俩人,简静还是和之前一样,把她的想法一一与他们说明了,然后才询问:“你们觉得呢?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没关系,直接跟我说,咱们在家里读书也可以。”

要是在现代,简静要是当妈当姐,肯定不会对自家孩子这么说。

但在这里,说句不好听的,简静觉得自己这里的教育资源可比外面丰富多了。

社交问题就更是如此,实在不行拜托那些来连麦的哥哥姐姐叔叔婶婶爷爷奶奶,跟她家小孩交流交流,想来孩子就算不变成社牛,也不会多自闭。

甚至再退一步,孩子真内向到不愿意社交……简静觉得也不是不行,只要心理健康,孩子内向不爱社交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前提是心理健康。

这一点她不是专业的,判断不准确,但她可以求助大佬呀!

总之,简静在等待兄弟俩答复的时候,其实是在心里已经把后面的事情全给想完了。

然后,意识到自己在这一瞬间想了多少的简静,自己都呆了几秒——我居然是这么深思熟虑的人吗?

我人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