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樵自以为动作很隐蔽,实际上在阿云眼里却十分显眼。
但他只是微微垂眸,视线在他身上短暂停留一瞬,就在兄弟二人察觉到之前收回了目光。
虽然看上去这个小的好像变得有些调皮了,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说明了小孩在这段时间里养的还不错,性格变活泼了。
当然了,如果再调皮一些,那就要上手调教了。
活泼跟熊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阿云:“来,我刚刚看了你们的考卷,大概了解了一下,我来考校考校一下你们。”
兄弟两人齐齐顿住。
嗯……虽然不害怕阿兄因为他们学的不如隔壁家小孩厉害而嫌弃他们,但果然,听到考校就觉得紧张起来了。
*
简静尚且不知另一边,某人已经开始了鸡娃,她在学校的事情上摔了个跟头。
一开始,简静想着读书这事儿,只要学校建起来,家长应该就会主动带着孩子来报名了。
她还没天真到在这边搞什么义务教育,但综合各方面考虑,主要是拉着一堆搞后勤的人一通算,最后定下的束修卡在了一般人家咬咬牙也能供得上的程度。
不是不能降,如果条件可以,简静巴不得直接搞义务教育——赶紧把人才培养出来干活!
但这也是实在降不下去了。
老师要吃饭,学生也要吃饭,课本笔墨都要花费,倒是可以搞个贫困班,日常练字就不用笔墨了,直接搞个沙盘先练着,练出个形状不会浪费纸了再上笔墨,可这花费还是不低。
纸张的费用,简静这边有技术,到时候量产上去了,价格倒是能降下来。
但光这个也还不够,而且量产也不是一两日就能搞定的事。
读书的学校建筑也要花钱吧?虽然简静也想再去掏狗大户的腰包,但她如果想让学校尽可能保证环境的“干净”,资金来源越简单越好。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真正计算起来,简静才知道办一个学校没那么简单。
就连现在定的束修,已经是说通了几个老师,对方也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名师用不上高价后,降低收费要求的。
好不容易把学校安排好了,等着人报名了,但结果来的人却并不如她预想中的多。
简静不理解。
简静大为震撼。
然后她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时下人心里还没有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比起送孩子花个几年十几年去读书,大家伙更倾向于送孩子去学手艺。
像是之前神女教里突然冒出来的火炕匠,有了第一个成员出现后,都不用刻意宣传,有家长就主动拎着东西上门打听那几位火炕匠有没有收徒意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