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四千份大明日报完全流传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就连朝廷各部内的官员也大都看到了这个大明日报。
议论纷纷!
“这谁弄出的东西?”
“怎么会知晓这么多消息的?”很多官员好奇。
上面的战况和造反的内容,连不少官员都不清楚的。
但这报纸上都写的清楚。
“两文钱的报纸?”
“这怎么印刷出来的?纸张成本都不止吧?”
很多人不解,实在是想不通。
但上面的内容大家还是都很感兴趣的。
造反,奸商,官商勾结,惩治!
百姓们感兴趣。
就喜欢看到这种内容。
还有八卦板块的内容,也格外吸引人,都是好内容。
精彩!
就是诗词歌赋和小说板块的也不差。
官员们更是如此。
在缺乏媒体传播的古代社会,大明日报的横空出世,确实给无数人带来了话题和热度。
无数人都在议论着。
朝廷六部内,都有!
各部尚书也都看到了。
御书房内,朱元璋刚休息一会,庞毅便拿着报纸走了进来,直接呈在朱元璋面前
“大明日报?”
“这是什么?”
“这是今早突然在京城出现的,据说起码卖了数千份,上面的内容很多是和朝廷相关的!”庞毅解释道。
朱元璋好奇,仔细打量。
很快,他就看出了关键内容来。
“这些……”
“好,好,写的好啊!!!”
朱元璋大喜。
连他读着这些内容,都能引起极大的共鸣,对那些贪官污吏,士绅豪族都深恶痛绝。
其他人肯定更是如此。
“这什么人写的,知道吗?”
“还有这个大明日报,咋回事?”
庞毅没敢耽搁,一大早他看到这个内容时也是被惊讶到,然后第一时间派人去调查。
“回禀陛下,这个大明日报是侯爷刚搞出来的东西!”
“侯爷?”
“百川?”朱元璋意外。
“他不是在浙江吗?”
“应该是他提前准备的,收拢了一伙人,专门搞这个事情。”
“负责的是一个叫梁晓生的书生。”
庞毅介绍很多。
朱元璋听后感慨大笑。
“这小子,没想到人不在京城,还能给朕带来如此惊喜!”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这大明日报妄评朝政而生气,相反已经明白了胡百川的用意。
这东西被百姓们看到会如何?
肯定是对那些谋逆的反贼深恶痛疾,对那些奸商,对那些士绅豪族都会厌恶憎恨。
借助北元入侵,哄抬粮价,不管百姓死活,竟然还想造反抗衡朝廷?
罪大恶极!
写的让朱元璋都大为赞赏。
百姓们对那些人憎恨了,对朝廷自然是更拥护了。
灭了那些奸商贪官污吏,平定粮价,受益的是老百姓!
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拥护朝廷!
尤其是,通过大明日报的方式,呈现到无数普通老百姓的眼前,让他们知道更多的实情,也免得再被人操控舆论。
相反,以后这种舆论权要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了。
“好!”
“不错,这种好点子也就他想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