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鹤卫大将军是常何,当初玄武门政变就是他替李世民开了门,才让李世民八百骑成功进入玄武门。
李二陛下也没有做飞鸟尽良弓藏的事,常何一升再升,从左武卫将军调到了控鹤卫大将军职。
“去问问那名士卒,将事发时所有细节全部问出来,不许有遗漏。”常大将军亲自下达指令给控鹤卫旅帅。
控鹤卫衙内常何坐在主位,旁边分别是左将军程名振和右将军苏谦。三人面色都显得极其凝重。
刺杀中书舍人高冯的案子已经移交给刑部,这事和控鹤卫无关。死了一名队正也无关紧要,既然做了禁军,就当有牺牲的精神,但偏偏死的却是博陵崔氏的大宗庶出子嗣。
现场只有三人,为何只有三人?常何面带疑惑的看着两位将军,问道:“为什么最终只有那名士卒跟了过去?”
“他和崔卯生关系并不好,时常被崔卯生训斥,比拼角力时多在崔卯生手下吃亏。”
“可有公报私仇之嫌?”
左将军程名振摇头道:“当不可能,军纪森严,他已是经过沙场历练的老卒,不可能不懂规矩。”
“况且他因功升云骑尉,又有男爵傍身,这么做风险未免太大,若被查到,好不容易获取的荣耀将会全部丢失,还会牵连家眷。”
“军中角力败于同僚乃常见之事,他若不是傻子不会做这种事。”
常何道:“我不要猜测。”
左将军程名振道:“下官去了一趟刑部,查看了伤口,崔卯生被短剑从左到右贯穿脖颈,那名女刺客从后方脖颈被开了口。”
“倘若真是那名士卒做的,他要在刺客的眼皮底子下,先杀了满装盔甲的崔卯生,那么这个空挡刺客完全可以逃走。”
常何摇头:“他可以先杀那名女刺客,解决了女刺客再杀崔卯生,这样也能解释的通。”
程名振道:“他若武技如此高超,为何训练败于崔卯生?”
常何眯着眼:“那是因为他懂规矩。你真当杀了八十八名突厥皮甲骑兵的士卒是个废物啦?”
程名振微微一愣。
右将军苏谦沉思了一会儿,拱手道:“大将军,依你这么说,他懂规矩,知分寸,那就肯定知晓杀五姓子嗣的后果,在明知道面临这么大后果的情况下,他还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吗?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是他杀的,大将军难道要将他推出去给博陵崔氏?”
“那个时候控鹤卫怎么对博陵崔氏交代?大将军如何对他家族交代?他们又会塞多少人进来以换取对应的利益?”
“陛下已经有意识的在排挤五姓人进入军方和政方。谁若是觉得是他杀了崔卯生,便让他们自己去找证据,我们何苦费心费力的去猜去查呢?”
常何沉默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面露惊恐,喃喃道:“我完了!”
“快……快去放了他!快去!不许审了,给他升迁,升队正……来不及了!踏马的!”
……
陈舟正在营地单间思忖的时候,门扉被推开,旅帅孙纵之找到陈舟,将事发过程仔细的询问一番,陈舟说的事无巨细。
“我本和控鹤卫其他人去抓捕逃走的刺客,那时我们三人一组,在追捕到八曲的时候,我们三人分开,分别去五六七三巷独自调查,并未分开太远。”
“我到六巷的时候便见到崔队正钳制刺客,那名刺客一剑刺穿队正脖颈,我便飞扑过去从后方一刀砍了刺客。”
孙旅帅制止了陈舟:“为何不第一时间吹鸡鸣哨?”
陈舟摇头:“当时那种情况下,我根本无法确定崔队正死活,第一时间加入战场才是最好的选择。”
孙纵之点了点头,换做是自己也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