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
朱县令坐在万年县衙百思不得其解,他明明给大郎表功了,按理说陛下这场政治危机得以迎刃而解,功劳不该是自己的,而应该是陈舟的才对。
为什么却没听朝廷对陈舟有什么赏赐?
难道真如陈舟说的那样,他是军方的人,升迁要凭着军功才行?政绩不能促他升迁?
那么实物赏赐也总该有吧?
可朝廷现在为何没有一点动静?
今晚朱县令在府邸设宴,邀请了陈舟,深怕陈舟误会他独自贪功,所以特地设了一场宴,明明白白的告诉了陈舟,他替陈舟表功了。
陈舟并未在乎那么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朝廷怎么考虑,陛下怎么考虑,他也插不上手,一切顺其自然。
……
太极宫灯火如昼,长孙无忌陪着李世民和胞妹长孙皇后吃了一顿私宴,结束后便跟着李二陛下走在千步廊散步。
“辅机。”
李世民背着手,淡淡的开口,心情不错,无论是吞蝗移灾的成功,还是关中这场及时雨,都让他挽回了民心,受益匪浅。
“侯君集在北衙建的禁军如何了?”
长孙无忌道:“已经选了一批人,还在定卫衙名和建卫衙工作。”
李世民哦了一声,道:“陈舟在泾州充府兵火长?”
长孙无忌顿时会意,道:“陛下是否要将陈舟调去北衙赴任就职?”
“若他成为禁军,恐就不能出外征战,再想军功升迁将会变得困难重重。”
这是场面话,被陛下看中的人,想升迁什么理由找不到?
李世民道:“调来一同训练便是,训练完成再送他回泾州……这种勇武的士卒,怎能不去战场杀伐效力呢?”
长孙无忌笑道:“臣明白了,此事臣会和侯君集相商。”
“嗯。”
李世民走了几步,忽然停顿,道:“若非他提出吞蝗移灾,真能安稳度过此次危机吗?”
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还要给陈舟赏赐,拱手道:“陈骑尉确实立下大功。”
“那就以救灾之功,封其万年县男吧。”
封……封爵?!
唐初的爵位含金量很高,当初侯君集跟随秦王征战四方,立下那么大功,也才封全椒县子的爵。
若非开国从龙之功,也不可能封国公。
此后李世民很少封爵,全唐书记录过唐初封爵难度‘若非军功、政绩突出,若非皇室血缘,得爵如登天矣’。
而且这个爵也并非李世民一句话就能封赏,还需三省一致同意,才能下发。不然大唐的官吏是不承认的。就和封官一样,三省不同意,皇帝封赏的官就是斜封官,会被同僚鄙视,日后工作难度极大。简单点说,功要配位。
李世民侧目看向长孙无忌,道:“三省不同意吗?”
长孙无忌拱手道:“微臣会与他们细说,陛下放心。”
“嗯,那就好,去吧。”
长孙无忌心惊肉跳,陛下当真很看重陈舟这小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