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陈舟养了鸡鸭,也不能保证自家田地不被飞蝗糟践,还是会有影响的。
又加上现在鸡鸭被朝廷调走,未来陈家的田地估计也会遇到灾厄。
陈氏家族万分心疼,本以为大郎成了勋贵就不会被欺压,结果却和他们想的大相径庭,勋贵的上面还有更大的勋贵,更有实权的官。
尤其万年长安两县,随手一抓一大把勋贵。
不过总体来说,即便这场天灾对陈家有影响,但也微乎其微,少了一季的粮食收入不会对陈家产生致命影响,顶多只是丢了点钱财罢了。况且陈家还在这场天灾中低价购置了接近五十亩地,现在家里田地拢共有346亩,进一步壮大了家族资产。
陈家能撑得住这场天灾,但小民却承受不住,这段时间因为飞蝗天灾流离失所被迫卖地成为逃户、流民的多不胜数。
民间流言蜚语甚嚣尘上,都是抨击李二陛下的言论。什么弑兄囚父什么霸占弟媳、甚至太原李氏乃鲜卑后裔的传言等等,多不胜数。
古代的任何天灾,都能和人治联系到一起,而李二陛下也确实有很多污点让人去传播。
这日一早。李世民穿着常服,带着长孙无忌离开了太极宫。
千牛卫暗中拱卫。
从长安郊外,到万年郊外,入目处常能看到无数小民望着田地怆然落泪,自家的命根子就这么丢了,对依靠土地生存的小民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好一些流民老叟拄着拐杖被迫成为流离失所的乞丐。
妇女们抱着刚满月的孩童,孩子的奶水都成了奢侈。
一幕幕的场景让李世民额头青筋暴凸,双拳紧握。
即便他覆灭了突厥政权,威慑了北疆草原,战功赫赫、武功累累,可又能如何?治下的小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偶尔能听到几名小民在讨论陛下失德,千牛卫立刻要去抓捕,却被李世民阻止。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便抓了又能如何?难道将这些人全部都抓捕、屠杀吗?那只会让他更加失德。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陛下,临近午时了,去县城吃口饭吧。”长孙无忌开口劝道。
李世民叹道:“辅机,这场危机该如何才能解决?三省依旧拿不出章程办法,户部的粮也不够赈关中的灾啊!”
“如此时刻,朕哪有心思吃饭?”
长孙无忌默然,三省六部这些日子几乎连轴转,虽然已经在长安、万年郊外开了几次赈灾,但效果微乎其微,每天消耗的粮食和逃户、流民根本不成正比,若是继续赈灾下去,户部也会被吃空。
他只能道:“陛下只有身子健朗才能继续治国,请陛下为万民考虑。”
李世民幽幽叹口气,随着长孙无忌去了万年县城。
午膳随便对付了两口,李世民才问道:“云骑尉陈舟的铺子在何处?”
既然已经来到万年县了,不妨去看看陈舟,能连续两次进入天子眼中的人不多,李世民对他很感兴趣。
长孙无忌心头一惊,这小子当真幸运,他不动声色的道:“好像叫红袖招。”
……
二婶今天身子不舒服,父亲、母亲和二叔去了郊外农田监督佃农驱赶飞蝗,能救下一点粮食就救下一点。
陈舟临时坐在红袖招铺子内经营,他今天已经命府上去聘了跑堂,红袖招也需要个帮手,防止二婶二叔临时有事忙碌不过来。
门外来了两个人,穿着粗布麻衫,陈舟道:“我就聘了一人,怎么来了两个?”
“都进来吧。”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今天出来特地没有穿华丽的丝绸,而是选择和普通小民一样穿着葛布麻衫。
毕竟天子出行,能低调就低调,安全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