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长面色严肃的批评陈舟,虽然他的勇气可嘉,但万一呢?万一要出个意外三长两短,连遗言都没有,家人如何接受?
既然陈舟不想写信,他严厉叮嘱陈舟必须要给自己说两句话,万一……他也好回去对陈家祖上有个说法。
陈舟无奈,只能说:“那就让他们莫要担忧我,争取再造个娃?”
“你!”
王仁表气冲冲的瞪大眼睛:“成了成了,不愿说就不说。”
陈舟叫住要走的王火长,踟蹰了半天,还是道:“火长,你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他可以保证自己不死,但他无法保证他的这群战友袍泽会不会在突厥铁骑下丧命。
从入伍那一刻,这名浓眉大眼的老兵就对自己格外善待,人生遇到一个贵人不容易,王火长就是他的贵人。
若是没有他,纵是一腔本事,恐怕在进入折冲府第一关就被筛选掉了,就更别提后来的事。
王仁表终于来了一次铁汉柔情,眼中也有了光,对陈舟道:“俺若死了,让俺婆娘好好照顾培养儿子,让他接俺的班!”
“哦,火长很重视子嗣啊,还让他入伍?”
陈舟知道王火长虽然姓王,却和太原王氏没多大的关系。
“俺拼不出个未来,俺的儿子、孙子、曾孙,迟早能拼个出来。”
陈舟笑了笑,心道王火长居然还有愚公的心态,“您儿子叫什么啊?”
王仁表道:“还在婆娘肚里哩,还没出来,要么你给取个名?”
陈舟笑容收敛,再也笑不出来了,面色凝重的道:“这种情况您还要去北疆?不是可以不去的吗?”
他若申请,朝廷可以优待他,不让他再次上战场。
王仁表道:“放心不下你们,没有俺你们这群毛猴子还不知能干出啥事呢。”
“莫说这些话,有没有啥想法,给俺儿子取个名?”
陈舟:“我们村里有个先生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娘给我取了陈舟,希望我将来成为个仁义的人。”
“您呢?喜欢山还是水?”
王仁表道:“俺希望俺儿子是个智者。”
陈舟道:“那就叫王海吧!将来和我一样做个仁义的人,太聪明不是好事。”
王仁表:“……”
“你取个名真难听,要是俺死了,回去和俺婆娘说,孩子叫王海宾!”
他说完后便背着手走了,独留下陈舟呆怔发愣。
等等?王海宾?那不是中唐大将王忠嗣的父亲?
我靠!火长,你们老王家还真培养出来了一代名将哩!
……
第二日一早,天还蒙蒙亮,训练场上已经集结了三百人,泾舟折冲府已经调去了前线八百多人,这次又抽调了三百,留守的不过只有百十人。
张旅帅没有太多的废话,他身披铠甲,腰跨朴刀,一只手按在朴刀上,手里端着酒,高呼道:“诸将士,干了这碗酒!”
余下的话不必多说,每个中原的汉子都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