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户曹没有再多说,他无法去决定另外一个人对人生命运的选择,同时他深深佩服陈舟的勇气,因为他做不到。
“额等你建功立业归来,别忘了请额吃酒。”
陈舟笑道:“一定!”
今日不良差事结束后,陈舟一如往日一样朝鸡鸣村走去。
家中每晚都会等候陈舟回来一同吃饭。
晚饭吃完后,众人聊着家常,陈舟笑着道:“阿翁、奶奶,父亲、母亲、二叔、二婶,有件好事与你们说。”
“不日咱们家就会被分八十亩永业,二十亩口分,以后咱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了。”
一家人听到这里,登时激动不已,二十亩口分可以不在乎,但八十亩永业那就实实在在的是自己家的地了啊!
封建小农对土地的感情太深了,拥有自己的私产土地,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
陈老太爷面色依旧威严,勉强挤出笑容,对老二家的陈川道:“学学你大哥,以后做个有出息的人!对家族多做点贡献!”
堂弟也是个闷性子,但眼中流露出对自己堂哥的崇拜之色是掩饰不住的。
“阿翁,地下来啦咱们明年给二郎也买个不良,他们兄弟一起立功。”
陈母开口,作为家里大儿媳,她并不善妒,能帮老二家都会帮,一个家族兴盛,永远都是家族内部和睦,尽管陈家不大,但也是一个族,该相互帮扶。
陈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一直念叨着‘大郎有出息’、‘立了大功’云云。
奶奶对长孙的看重和喜爱自不必多说,尽管陈舟很少会出劳力做农活,老太太依旧会隔三差五给陈舟煮几个鸡蛋吃,她老人家最爱的长孙立了功,朝廷赐了地,他自是最高兴的。恐怕明天村内所有人都会知晓陈舟立功赐地的事。
一家人都洋溢在幸福的笑容中,秋日斜阳从外射进来,显得更加温馨和睦。
陈舟忽然道:“奶奶,我没立功,我去报名了泾州折冲府府兵。”
这一刻,所有人笑容戛然而止。
先开口的是二叔,他面色严肃的道:“大郎,不准去!”
陈父陈母无疑是最着急的,早就吓的面色惨白,一时竟不知怎么开口。
陈老太爷也怒斥道:“跪下!”
“你这不孝小子,谁准你私下去做此事?府兵是要上战场的!你是陈家长房长孙,指望你延续香火呢,你若死在战场如何对得起陈家列祖列宗?”
陈老太太眼眶红润道:“傻娃子,不去,咱不去,咱一起平平安安的就好,不去应诏府兵。”
陈舟缓缓地跪在地上,瞒着他们私自做这些事,心中自是愧疚,也理解他们的担忧。
可他若不立下功勋,陈家迟早会成为流民逃户啊!他不忍看到一家人最后落得乞讨为生的惨状。
他现在没有责任去顾及大唐所有百姓,他只希望在蝗灾来临前,陈家能不必遭受冲击。
“阿翁,没有那么严重,也未必就能上战场,多数时间都是训练务农,若训练不达标还会被淘汰哩,可田地却不会被收回去,多么好的事儿呀。”
“父亲、母亲,我长大了,以前都是你们宠着我爱着我,我不想这样。”
“我也想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我也并非不孝,我只想陈家变的更好一点。”
陈母红了眼眶,掩面哭泣,他知道陈舟一直都很懂事,但越是如此她就越是心疼。
这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万一有个好歹,他该怎么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