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雪所谓的“梦魇”计划,远比简单的身体伤害要阴毒百倍。它的目标不是摧毁星曦的身体,而是彻底摧垮她的精神世界,让她永远活在恐惧和混乱中,成为一个无法治愈的“问题儿童”,从而从根本上瓦解顾言深和林晚星的家庭纽带。
她动用了“潜渊”组织残留的技术力量,以及她系统里一些见不得光的诡异道具。
第一步:高频声波干扰。
苏晴雪派人将一种只有婴幼儿敏感听觉才能捕捉到的高频声波发射器,伪装成普通玩具,通过被收买的顾家老宅一名外围园丁,悄悄放置在星曦卧室窗外的灌木丛中。这种声波不会造成物理损伤,但会持续不断地刺激星曦的大脑,导致她烦躁不安、夜惊、哭闹不止,睡眠质量急剧下降。医生检查只会认为是惊吓后遗症或神经衰弱,难以找到根源。
果然,星曦回家休养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易怒和胆小。夜里常常突然惊醒,尖声哭叫,说“有怪声音”,却又描述不清。林晚星和顾言深轮流守夜,身心俱疲。林晚星试图抱着女儿安抚,却往往加剧星曦的恐惧和抗拒。
“走开!丑阿姨!怪物!有声音!啊——!”星曦的哭喊像刀子一样割着林晚星的心。她只能红着眼圈,无助地退到一旁,看着顾言深焦头烂额地哄着女儿。
顾言深察觉到了异常,加强了安保和排查,但那种高科技的声波发射器极其隐蔽,常规手段很难发现。
第二步:视觉恐惧植入。
苏晴雪利用一种特殊的投影技术,结合星曦房间夜灯微弱的光线,在特定时间,于墙壁或天花板上投射出极其短暂、扭曲恐怖的阴影图像(如张牙舞爪的怪物、哭泣的鬼脸)。这些图像一闪即逝,成年人几乎无法察觉,但对精神脆弱、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来说,足以形成强烈的视觉恐惧记忆。
星曦开始频繁地说自己看到了“墙上的黑影子”、“会动的妖怪”,甚至不敢独自待在房间里。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眼神时常充满恐惧,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戒备。连顾言深的拥抱,有时都会让她瑟缩。
秦屿医生再次被请来。他仔细检查后,眉头紧锁:“孩子的恐惧不像是单纯的噩梦,更像是有外源性视觉刺激。但目前的设备检测不到异常。这种手段……非常高明且恶毒。”他建议给星曦的房间安装全覆盖的夜视监控,试图捕捉异常。
第三步:也是最恶毒的一步——记忆篡改与情感扭曲。
苏晴雪通过内线,拿到了星曦平时最常抱着的、林晚星之前给她缝的一个旧布娃娃。她利用系统兑换的一种名为“心魔种”的邪恶道具,将一种扭曲的情感暗示植入布娃娃的纤维中。当星曦抱着娃娃时,会不断被潜意识灌输一种念头:“妈妈=危险=抛弃=痛苦”。同时,苏晴雪还让人在星曦能接触到的儿童节目或绘本中, subtly 植入类似“变丑的妈妈是怪物伪装的”、“真正的妈妈不会这么可怕”等暗示性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