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正如朱由崧所预料的一般。
皇历一八八七年三月二十五号,陈奇率领的第七军正式进攻川蜀,所有榴弹炮一律放在了西安,所有士兵轻装上阵,只携带可拆卸的迫击炮。
第七军兵分三路,陈奇率领两万余人从川北汉中,先攻占汉中作为前进基地,再沿嘉陵江向东拿下广元(川北门户),随后顺江而下直逼绵阳,最终合围成都,此路线可依托嘉陵江水运补给,降低山地运输压力。
川北是四川与关中的衔接带,虽有米仓山、大巴山阻隔,但存在多条相对平缓的河谷通道(如嘉陵江河谷),适合部队展开和火器部署。
经过特战连还有第七军的侦察,汉中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北线薄弱点,其兵力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核心区,川北守军多为降将或地方武装,战斗力较弱。
第二路大军侧翼牵制张献忠的军队,总计一万余人,侧翼牵制方向从湖广(今湖北)进入夔州(今奉节),控制长江三峡出口,再逆流而上攻占重庆,随后沿长江或沱江北上,与川北主力形成对成都的南北夹击。
川东依托长江航道,水运是四川最便捷的运输方式,可承载重武器、粮草和兵力快速机动,避开山地徒步的艰难。
重庆是张献忠的西南重镇,拿下重庆可切断其与贵州、云南的联系,同时长江沿线据点(如夔州、万州)虽险要,但多为沿江孤城,便于用步枪远程压制后攻坚。
最后一路大军作为辅助牵制力量,大军从贵州进入川南,这里地形虽复杂,但张献忠兵力部署最少,且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可通过拉拢地方势力减少阻力。
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牵制成都以南的张献忠兵力,防止其集中力量对抗川北、川东主力,同时切断其从云南获取物资的通道。
侦察兵也早已摸清川蜀地区的峡谷、哨卡,陈奇率领的主力通过特战连进行摸哨,而且这次顾临渊给了特战连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半自动步枪。
特战连携带半自动步枪,从关隘两侧的山林迂回至敌军后方,打击指挥节点守将营帐、信号兵,再正面部队趁乱突破,避免陷入“一夫当关”的消耗战。
借助半自动步枪的超远射程,在没有办法干掉对方哨兵的情况下,半自动步枪的持续火力输出,让张献忠的关卡形同虚设。
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张献忠的巡察部队,但是面对强大的火力压制,都被逐一消灭。
在进攻川蜀期间,陈奇下令大军避免追击逃敌进入未知峡谷,始终保持部队集中,依托地形构建临时防御,防止被敌军迂回包抄。
四川的山地林木太多,哪怕是陈奇,也不敢放任大军直接分散,防止被逐个击破,小心驶得万年船,陈奇不想因为此次进攻川蜀,让大军深陷险地。
哪怕如此小心谨慎,仍然有不少士兵被暗杀,弓箭虽然射程比不上步枪,但是造成得伤害可不小,而且还是无声。
后勤补给,陈奇也做了十足得规划,川北方向依托嘉陵江,川东\/川南依托长江,用战船运输粮草、弹药和伤员,比陆地骡马队效率高 3倍,且能避开山地袭扰。
每攻占一个据点,立即加固防御并建立补给站,留少量兵力驻守,确保补给线不被张献忠的游击队切断。
一步一步不停得压缩着张献忠大军得活动范围,直至围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