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对面的火炮只有直射的能力,弓箭抛射本就达不到射程,到时候迫击炮也就可以用上了。
他们的老式火炮装填需多人协作,从装弹、点火到发射,最快也要 3-5分钟一发,无法形成持续火力。
他们的火炮多固定在城墙炮台或城外临时土台,机动性极差,一旦暴露位置很难转移。”
孙英卓开口道。
“既然有了初始方案,我立即让人联系京师卫戍军,让他们把野火一型火炮还有炮手都给拉过来。
另外,我们去参谋部,人多力量大,一起商议一下如何用最小的损失拿下锦州!”
随后几人一起到了参谋部,商讨这次进攻计划。
“军长,按照您的想法,我们还需要定点清除对方的炮塔,我们要派侦察班组在清军火炮射程外,沿锦州城外围巡查,标记所有可见炮位,包括城墙炮台、城门两侧炮位、城外土台炮点。
派小股士兵靠近城墙,通过听声音、看火光,确认隐蔽炮位(如城墙内侧暗堡)。
将所有炮位标记在地图上,明确每个炮位的大致数量、位置和防御强度,作为后续火力打击的目标清单。”
“战前侦察这是必须要做的,待侦察完成后,就是火力准备阶段,集中八成的榴弹炮,按照侦察标记的炮位清单,从清军火炮射程外开火。
优先打击城墙炮台和大型炮位,使用炮弹直接摧毁火炮和工事,让清军火炮‘打不着、开不了火’”
“不单单如此,上述仅仅只能做到远程火力压制,用迫击炮覆盖榴弹炮难以打到的区域,如城墙内侧暗堡、城外低矮土台。
迫击炮弹道弯曲,能精准落入清军炮位的隐蔽角落,补充打击漏网的小型火炮。
当然,这就需要步兵战壕掘进到城墙五百米左右的距离,步兵进入战壕,迫击炮进行定点清除敌方火炮,剩余的远程火力则是继续轰击城墙,直至倒塌。
每个步兵连派出 2-3个观察哨,携带望远镜紧盯城墙和城内,一旦发现清军有火炮开火的迹象,立即用信号弹或电台通知己方炮兵,快速反击。
在摧毁主要炮位后,保留部分榴弹炮和迫击炮,每隔 15-20分钟向可能残留炮位的区域打 1-2发炮弹,防止清军修复火炮或重新部署。
这样一来,等于战争一开始,敌人就会被火力进行压制,无法得到有效的反抗,甚至反抗的意识也会因为火力压制而大大消散。”
参谋处,各个参谋尽可能的提供着最佳的攻城意见,都是经过军事学院毕业的,哪有差的,差的也毕不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