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已经压上了,这时候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正如兵法所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李自成和刘宗敏都知道,这时候如果不能跟进,那么必然会陷入大溃败。
都是从蓝田起义,这么多年下来,该有的战场感知还是有的,于是李自成让刘宗敏率中军冲锋,骑兵借着炮火间歇冲入敌方阵营。
双方正式大战彻底拉开,只要骑兵冲入阵中,那么就有机会赢取这次大战,并且缴获这些跨时代的武器。
这时候任何阴谋诡计已经不再适用,就连缴获大明的燧发枪也都装备,等到双方距离接近,就进行反击。
李自成的想法并没有错,骑兵压倒近前,然后冲锋,确实可以对伍梓铭的队伍造成影响,但是骑兵在这大军占据的比例不到两成,本来就是伺机而动。
现在被吩咐进攻伍梓铭的阵地,前面步兵已经挡住了骑兵的冲锋态势,刚冲到五百多米的位置的时候,就被迫击炮炸的人仰马翻。
优点就是骑兵之间的间距大,迫击炮造成的伤亡并不算大,但是别忘了,前方步兵挡住了骑兵冲锋的路,二十多万步兵排成纵队,哪怕中间有极大的间隔。
但是前排已经乱了,四处逃窜,这让冲锋的骑兵不得不一边冲锋一边处理逃亡挡路之人,这极大的阻碍了骑兵冲锋的速度。
伍梓铭镇定的看着这战场混乱的一幕,等待骑兵冲到三百米的距离的时候,就下令步枪射击,然后命令一个营的士兵骑上战马,带上手雷和步枪,去袭扰步兵。
对方骑兵出现了,说明李自成已经把自己的压箱底露出来,这时候也正式表明了双方进入了决战。
骑兵冲锋百米距离最快十秒钟,但是李自成的骑兵百米冲锋约为十五到二十秒,加上自己人的阻拦,百米差不多要三十秒,等冲到阵地前,需要近一分半的时间。
这些时间足够伍梓铭的队伍进行反击,步枪枪响,冲锋在前的骑兵开始地,这么多的目标,射手几乎不需要如何瞄准。
拉栓、射击、补充弹药,不到一分钟时间,就有近万骑兵跌落马下,当然其中还有迫击炮协同的原因。
战马冲锋的时候是不会停下,等到战马冲锋到一百米的距离的时候,就开始哀鸣。
伍梓铭可是把陷马坑玩出了花,早就知道李自成的大军还有大量的骑兵,伍梓铭如何能不做准备,这密集的陷马坑,伍梓铭让士兵挖了足足近百米。
除了靠近保定方向的一面没有挖掘,阵地前面都是密密麻麻的陷马坑,这种密集的陷马坑还是参考当初顾临渊当初在永清县伏击鞑靼士兵学习的。
不是那种大而宽的传统坑洞,这种只有直径十五厘米左右的,深不到半米,密密麻麻挖好,盖上一层薄土,人走上没问题,战马但凡冲刺进入后,就会造成马腿折断。
李自成的骑兵硬是被这陷马坑堵住了所有的进攻路线,不单单是陷马坑造成的影响,还有战马断腿后,成了新的防御体系,让骑兵无法继续冲锋。
而且看着这近百米的距离,不用猜测就知道,里面必然也是同样的招数,等于骑兵在此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