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掘明 > 第245章 庭战死潼关

第245章 庭战死潼关(1 / 2)

事实也正如顾临渊猜想的一样,孙传庭败走汝州。

孙传庭与数千溃兵从孟津渡黄河,由黄河北面经垣曲入潼关,其后各路溃军陆续入关,还剩四万。

哪怕有着先进的燧发枪,也没挡住李自成的大军。

随同的统帅高杰请求退保西安,但孙传庭表示:“如果闯贼进入潼关,秦人还会为我效命吗?”因此坚守潼关。

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六日(1643年11月16日),义军扮成逃兵,用督师大纛骗开关门,内外夹击,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

此时的崇祯还不知道孙传庭已经战死的消息,崇祯下令削夺孙传庭督师及兵部尚书的官衔,并令他“戴罪收拾余兵,扼守关隘,相机援剿,图功自赎”。

看到这些事情的顾临渊忽然对孙传庭的所作所为感到悲哀。

可以说孙传庭为大明燃烧了最后的血液,但是崇祯并不信任孙传庭,甚至在其死后以为是诈死,崇祯没有给予封赠。

孙传庭战死带来的影响甚大,孙传庭统领的秦兵(陕西边军)是明末唯一一支尚有战斗力的野战精锐,明朝失去了仅存的能主动出击的军事力量,北方再无屏障。

潼关失守意味着李自成大军可长驱直入陕西、山西,直逼京师,明朝陷入“无兵可调、无将可用”的绝境,仅能依靠散落的卫所兵和士气低下的守军,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崇祯和朝廷文官集团急于求成,不停的催战,甚至以“逗留畏战”相逼,暴露了明廷中枢的混乱与急躁。

明末将领如左良玉、吴三桂等已逐渐军阀化,不愿全力效忠朝廷,孙传庭是少数仍忠于明朝的统帅,他的死使得崇祯彻底失去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控制,加速了政权孤立。

此战使李自成缴获大量明军装备、吸纳降卒,实力空前增强,尤其是李自成在其中缴获了近两千多杆顾临渊兵工厂生产的燧发枪。

这燧发枪可是给了李自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要不是李自成军队人多,加上近些年培养了不少精锐士卒,差点没打过孙传庭。

顾临渊的燧发枪并没有卖给李自成,最多是一些火绳枪,燧发枪的优势顾临渊只给了崇祯。

拿到燧发枪的第一时间,李自成就让人测试其威力,看到测试结果李自成就知道这些燧发枪就是给他的军队带来大量伤害的火器。

如果大明兵工厂要是有更多的这种燧发枪,那么京城自是不好攻打,于是派遣探子前去京师打探。

至于缴获的这么多的燧发枪,李自成全部分配给了自己的亲卫和士兵。

经过多方打探还有内心的猜测,李自成知道这是顾临渊生产的武器卖给了崇祯,对此李自成甚是恼怒。

卖给朝廷的是燧发枪,但是为何卖给他李自成的就是火绳枪还有一些刀箭,但是又不敢对顾临渊发怒,真要真枪干起来,他李自成估计打不过。

顾临渊歼灭十万鞑靼的威慑力可是还在不停的警告着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