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杨嗣昌,顾临渊得到消息,应该坚持不了几日了,此时的杨嗣昌已患重病,闻此消息后惊惧交加,死于沙市。
而杨嗣昌的死,标志着明朝“十面张网”围剿战略的彻底失败,农民军也越发的壮大。
而在此期间,顾临渊头疼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山东大旱已经抵挡不住了,之前的几年,大旱还可以忍受,崇祯十四年,山东大旱,引发了蝗灾。
海州就在山东南方边缘,可以说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为此,顾临渊甚至调回了驻扎在邹县的士兵。
当初邹县外围设伏,顾临渊趁势调动兵力入驻邹县作为一根钉子钉在山东腹地。
但是现在山东的局势已然失控,留兵的意义已然消失,顾临渊把他们调度到了卢山。
但是随着干旱和蝗虫的蔓延,已经有大量的山东百姓举家迁往海州。
伴随着大旱,还有瘟疫,山东也出现了瘟疫的情况,形势突如其来的严峻,让顾临渊这些日子不停的奔波。
大量的人口涌入五城,带来的必然是粮食的消耗,虽然现在顾临渊的粮食足够两百万人吃上一年,但是还是不足,这些仅仅只能维护住海州五城。
人口涌入带来的冲击不止如此,更别论瘟疫的蔓延,万一真要出了什么差错,海州这么多年打造的局势会瞬间崩溃。
去年也就是崇祯十三年,江南出现的大水,已经让海州五城达到了人口巅峰,现在除去海州人口百万,其余四城平均每城五十余万的人口,加起来三百多万。
这一次的考验要持续到崇祯十七年。
好在顾临渊早早做了安排,现在各地的防疫措施已经生效,所有生病的人集中隔离,并且每日有专门的医师进行检查。
所有进入五城的难民必须先进行隔离措施,没有问题后,政府会发放土地让其耕种,土地不够,顾临渊派人入驻了安东县。
现在的五城,不,应该是六城,已经归属顾临渊了,顾临渊强制在安东县实施新政,百姓的土地丈量后重新分配,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
安东县地主在顾临渊入驻后,有见识的已经把土地赠与安东县政府,得到了优待,负隅顽抗的不是抓去挖沟渠,就是下狱审判。
六城外围严防死守,并且顾临渊联系了郑芝龙,从其购买大量的粮食,郑芝龙的船队足有千余艘,面对真金白银,郑芝龙自然应允,也算是缓解了顾临渊的粮食危机。
顾临渊把山东逃难的灾民,在审查无问题后,就安排在安东县开荒种粮,种粮之后也可以去挖海州灌溉总渠,都会有工资,这样可以养活一家人。
顾临渊让他们在安东县种植的全是番薯,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他们能够活着,番薯虽然不宜多吃,容易腹胀和便秘,但是却能活人无数,这也是不得已为之。
储备的粮食顾临渊是为了以后逐鹿天下用的,这个不是仁慈开仓放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