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摸瓜的马三又找到了不少线索,但是也仅仅只是一部分,顾临渊对此则是吩咐马三不必太过着急,慢慢来,总会抓住。
一个月后,即崇祯十三年一月,为了避免海州再次发生这种情况,顾临渊成立了国土安全局,负责探查任何叛国的份子,只有抓捕权,审判在军事法庭,可以避免安全局的权力过大。
正式成立的安全局局长暂时由龚杰兼任,另配备了两个副局长,龚杰是最新安河村军事学院优秀学员。
龚杰这人是海州本地土着,在第二次针对鞑靼的对战中,属重骑兵团,战场上奋勇杀敌,战后荣获一等功,经军部批准,在安河村军事学院进修。
顾临渊当时正在为新成立的安全局人员头疼不已时,奚怀之来报说安河村军事学院九十七名学员已经顺利毕业。
这简直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找到最优秀的几名学员,让他们入职国土安全局。
现在的军事学院学习制度不再是三个月就可以毕业了,而是已经逐渐扩展时间,最少都要半年时间才可以,后续还会再增加学习时间。
刚开始的顾临渊确实出现人才缺口,现在仅是安河村军事学院每半年就可以给出一百多人的军事管理人才。
安河村小学和海州城小学,每年可供毕业生也有六百多人。
主要是现在入学基础更大,学生更多,海州城的小学已经有了两所,还有安河村小学,算是全年无休,考核失败三次不得继续再学习。
现在的海州城,谁不把孩子送到顾临渊开设的学校学习,尤其是那些毕业后的学生,有了工作,他们的一个月的薪水足以让一个成年人码头扛包三个月。
这就使得海州城小学还有安河村的小学人满为患,这也让顾临渊有了更好的选择条件。
比起刚建立工坊的时候,人员知识水平匮乏,现在的毕业的学生都有上一世的初中生水平,更高的知识只有进入研究院才可以获得。
而进入研究院的条件甚是苛刻,不是顾临渊不想放开限制,而是现在不能,这里面可是有着底火的研究,还有硝化棉,这些可是未来火器的进阶版。
而且知识太容易获取,会让别人觉得廉价,现在还不到开放更高知识的时候。
而且现在研究院分类已经开始齐全,不再像以前一样全都抓,而是进行分门别类,有研究材料的,有研究电磁学的,有研究化学的。
研究院也已经开始走正规化的路线,大部分的课题均由顾临渊最早一批的学生领导,也有些十分聪明的学生发现了其他的想法,顾临渊也让他们进行实验。
实验审核报告,顾临渊也是认真阅读后,觉得按照当前科技水平,进行审核批阅。
现在的研究院和兵工厂已然是灯火通明,自从蒸汽机和发电机顺利研究出来后,再加上顾临渊研究出的钨丝,虽然只能提供最基础的照明,但也让这两个地方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医院那边也逐渐铺设电线,重要的基础民生设施要建设好,以至于现在顾临渊的侯府还是用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