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临渊开始思考上一世大明土地上的铁矿,离淮安最近的也就山东的禹城,那里有着亿吨的富铁矿,又或者安徽霍邱铁矿,这里的铁矿极易开采。
两个地方的铁矿到淮安府的距离都差不多七百到八百里,顾临渊深思了许久,这些都不是顾临渊的辖区,一路上必然困难重重。山东境内的铁矿需要人力不停的运输。
安徽的铁矿则是可以走水路,但是这矿必然有主,需要额外的采购。
最终顾临渊决定找到齐家,看看他们是否有熟悉的人在安徽那里,铁矿现在成了必需品,也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另外也让马三派人到安徽境核实铁矿的具体消息。
霍邱铁矿这么大的矿产,应该是隶属于凤阳官府,朝廷不会把这么大的矿产放给私人,毕竟盐铁自古都是官营。
随后,顾临渊突然想起,霍邱铁矿是上一世开国后才勘探到,这时候应该还没人发现,而现在大明朝的主要铁矿石来源于山西、还有南方。
官营的遵化钢铁厂于万历九年正式关停,这年产四十余万斤的钢铁厂结束后,标志官营铁冶的时代终结了,自此民营铁厂登上舞台。
想到此处,顾临渊突然不纠结了,只要民营,那么就有各种方式获取。
民营铁厂有一条好处就是哪里有利益,哪里就会有工坊,看来自己之前的动作都是多余。
“来人,通知一下奚怀之,让他过来。”顾临渊又把奚怀之叫了回来。
“东家。”奚怀之也有些纳闷,这时候顾临渊找自己所为何事?刚刚离去才没过一会儿。
“怀之,现在海州是否有民营的铁厂?”顾临渊问道。
“暂时还没有,其他的如纺织、瓷器、造纸坊等为主。”奚怀之想了想后说道。
“在城外,沿着河流规划一片工业区,让所有的工坊搬迁,费用全部由海州政府负责,另外招商民营的钢铁厂,给予特殊优惠,前两年税收减免,第三年到第五年税收减半。”顾临渊要打造一个工业园,按照后世的招商的条件进行招商。
“东家,如果这样,时间会很久,大约一年左右才能整合完成。”奚怀之说道。
“无妨,先把路修好,鞑靼这群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水泥工坊的产量如何?”顾临渊问道。
上次抓的三千多鞑靼人,除去被劫走的两个王爷,剩下的可全在海州城。
“水泥工坊的产量现在提升的非常大,甚至工坊已经扩大了两倍。”奚怀之说到这个的时候也是轻松了不少。
“什么情况?水泥工坊有这么多人?”顾临渊可是知道水泥工坊干久了会出现肺病,难不成是有人把百姓拉过去了?
“这个是李想带领骑兵沿着海岸线游走,有百姓举报,每次都抓了不少,这一年下来,光是倭寇就抓了近两千人,这些全被送到了水泥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