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卢山高炉已经重新搭建好了,第二个蒸汽机已经开始制造,其他的武器包括铠甲已经正式生产,如果第二个蒸汽机制造完成,那么产量将有所增加。”奚怀之从海州回到卢山给顾临渊汇报。
“好,蒸汽机的扩建要加大,后续蒸汽机将会成为主流,这也是工业化的起点,而且尽量多研究一些其他功能,比如和机床联动这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力,而且蒸汽机的功能还不止这些。”顾临渊说道。
“好的,东家,另外研究院也快要建造完成了,到时候子墨他们就可以在研究院里专职研究。”
“做的不错,怀之,研究院的事情你多看着些,安全和保密的工作要比兵工厂更加严格,研究院算是未来。”
“东家,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好,怀之,你先回海州处理事务,卢山这边我暂时走不开。”
奚怀之听后便先行离开,顾临渊则是在看着手中的情报。
清军一部由顺义南下,兵锋直指东直门,卢象升面对清兵的频繁进攻,“日夜督兵力战”。
十一月三日夜,清兵移兵德胜门外北土城,卢象升与之交战。
十一月初四日,又与清军交战于西直门,获十余门巨炮,清军撤退,卢象升请求乘胜追击。
经过众官讨论,崇祯帝到初五日下午才批准追击,但为时已晚,清军已到良乡、涿州,随后分三路南下,一路由涞水攻易州,一路由新城攻雄县,一路由定兴攻安肃。
“良乡、涿州、高阳、阜城、威县皆沦陷”顾临渊默默的整理手中的情报,然后对照着地图进行标记,旁边参谋部的人也纷纷按照情报的内容做着规划。
“良言,鞑靼已经进攻京师,但是被卢象升所阻,但是高阳城破,孙承宗战死,我记得应该派人过去通知高阳做好防御准备了吧?”顾临渊问道。
俞良言,和邹瑜为同一期的学员,现在参谋部任职。
“伯爷,当时是派兵传讯,但是我们没办法替他们守城,而且大部分听说有鞑靼侵袭后,都举家逃窜。”俞良言也是无奈的说道,该提醒的都已经提醒了,但是谁能想到朝廷守城之军腐败的严重。
当时传信的士兵看了守城将士,外表上都可以看出体弱,拿着长刀都不稳当,当时也只能撤离,高阳知县雷觉民毫无准备,听说清军压境后逃走。
“高阳城的知县雷觉民现在在哪里?守土之责都忘了吗?让骑兵营注意一下,如果有发现就地处决。”顾临渊也是恼怒,身为一县之主,竟然主动逃离,大明养士三百载,怎么净出这种玩意。
“是,伯爷。”
顾临渊则是看着手中关于孙承宗的情报,哪怕提前给到通知,但是大明的官员仍然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