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捣碎后与稀绿矾油混合,浸泡数日后过滤,加入硝石浸出液水浴加热,即可在玻璃表面形成银镜。
最后刷上一层无色的保护液之后,简化版的银镜就制作完成,这镜子的制作可谓是代替了琉璃的利润,给顾临渊带来了大量的银两。
用精美的木制边框,加上效果远胜于铜镜的镜面,一经销售,就得到了所有士绅贵族的喜爱,镜子已经逐渐替代琉璃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这也让顾临渊短短三个月时间得到了百万两的巨款。
这也是为何顾临渊敢大规模接受流民的原因,五十万两采购粮食,哪怕现在粮价飙升,也足足采购了接近二十万石粮食。
这些靠镜子赚取的粮食足够二十万流民不做任何事情吃一个月,更何况顾临渊也不会白白养着他们,修路,扩建城墙,这些都是需要人,还有规划建设的水泥工坊。
而且顾临渊不单单只有这一个产业,可以说养这新增的流民也算是绰绰有余。
顾临渊还在海州城内收购了不少土地,他要在海州城建设一所医院,之前传闻的也都是真实的,医院建设就要用到水泥,玻璃,钢筋,这些恰好顾临渊都有。
虽然说钢筋与后世根本没法比,但是在当前也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在,建设低层房屋还是足够支撑了,至于十几层楼那种高度,顾临渊现在根本没想过。
土地收购的时候,顾临渊并没有强取豪夺,而是给出了足够的价格,现在医院建设的土地都已经确定,占地约有三亩之地。
而且水泥工坊的建设距离安河村不远,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水泥属于高尘土,人员多的一座工坊,安河村外围最合适,人多而且距离还可以。
就是水泥工坊需要军队随时在那边巡逻,毕竟也是一种快速建设的一种高级材料。
得益于人多力量大,最初的水泥工坊一个月内建设完成,剩下的就是矿产运送,这方面有齐家在,顾临渊倒是不缺矿石。
所有的工人,顾临渊也让他们做了保证不能泄密,并且招募的都是举家逃难的人,这时候还能带着家人一起到达海州城的,说明对家人十分重视。
不能怪顾临渊以家人作为威胁,而是水泥在这个时代算是一种战略资源,可以快速的建设城墙,加固城防,所以必须保密。
水泥工坊开工的时候,顾临渊专门交代了他们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果是鞑靼,顾临渊只会让他们往死里干,但是普通百姓,顾临渊不会如此。
想到鞑靼,顾临渊突然怔住了,对啊,可以抓俘虏或者倭寇,现在沿海倭寇猖獗,这种灰尘漫天的活计交给倭寇还有鞑靼人来做才是最好,活着挖矿,制作水泥,死了还可以当作医学生的标本和解剖实验对象。
这一举三得的事情,如何不令顾临渊懊悔,当时应该抓一些鞑靼的俘虏,现在的顾临渊感觉亏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