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徐州城外的一伙逃难的流民中,一个中年人对着已经年迈的父母说道:“爹娘,已经快到徐州城了,听说海州那里接纳流民,过了徐州就到海州镇安伯的管辖范围了。”
“子成,是爹拖累了你们,要是没有我,你在谷镇的医馆也不会开不下去。”一个老人拄着一根木头,说话间还在不停的咳嗽。
“爹,哪怕没有这件事,我的医馆也开不下去了,县令一家早就打算把我的医馆据为己有,要不是我这些年留下的口碑,县令很早就会动手了。”中年人叹息了一声说道。
“而且我相信凭借我的医术,在哪都能活下去。”中年人继续说道。
那个被唤做子成的中年人看着徐州城那高高的城墙,就知道海州也就不远了,早就听闻海州城现在接纳流民,并且生活更加富足。
之前中年人打算前往南京,但是看了看自己父母的身体还有孩子,最终选择了比较近的海州城,打算去看一看,哪怕不成,还有些余钱也足够全家到达南京。
期间中年人也想救助难民,毕竟自己也是大夫,但是太多的逃难的人了,他根本救不过来,而且有一次差点给全家带来灾祸,流民中有人看上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要不是半夜警惕,自己的孩子就被偷走了。
至此,中年人熄灭了救人的想法,只想尽快的到达海州城,想看看传闻中的地方。
五天时间,中年人一家人终于赶到了海州城。
从徐州城到海州城之间的路途,可谓是中年人最安心的时刻,出了徐州城的地界后,就看到一队队的骑兵沿着道路巡逻。
没有什么盛气凌人,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到达海州的流民,并指引他们如何走,哪里有米粥救济点。
仿佛出了徐州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其中有流民给他们下跪,这群士兵连忙扶起,生怕晚了一点会遭受处罚。
这里的一切一切,给了中年人别样的感情,这时候他心中竟然觉得,这才是士兵。
而到了海州城外,还有专门的队伍安排流民,一切都是如此的井然有序,恍若一个盛世。
中年人因为变卖医馆,还是有些银两,到了海州城还是有些剩余,本打算带领家人直接进城,但是看到旁边有一份‘特殊人才招募’的横幅。
横幅下有着不少的人排队,带着好奇,先让父母等待了一会儿,自己走过去查看一下。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排队终于到了中年人,中年人问道:“请问一下这特殊人才是什么意思?”
正在登记的人看到这中年人,看其面色不像是流民,衣服虽然有褶皱和泥灰,但是却没有流民那麻木的眼神,于是开口解释道:
“就是你会什么,比如铁匠、裁缝、瓦匠、木匠等,如果没有擅长的,可以去扩建城墙,看到了没,那里,扩建城墙每天管两顿饭还有二十文钱。
你是要登记的吗?叫什么、户籍是哪里、擅长什么、几口人过来的、是否杀过人,因为什么杀人,如果是故意杀人被人举报,那么会按海州的律法进行判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