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从自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孟之道是多年来的正统思想,到传国玉玺玉玺在唐末五代失踪,宋朝又重文轻武,文臣们对外屈膝求和花钱买和平,对内作威作福迫害武将。
所以有宋一朝于汉唐无法理传承,又无功来立威,这些无耻懦弱文人掌权的朝廷更加注重繁文缛节搞起“华夷之辩”来寻找政权合法性。
所以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孔子后裔被封为“衍圣公”,以示为中华正统。“靖康”年间,金兵南下,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小朝庭之后马上把当时的衍圣公孔端友召到南方,以示正统,孔端友带着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在浙江衢州建立孔氏家庙,是为孔氏南宗。
而金朝也为强调合法性就把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封为衍圣公,让他主持山东曲阜孔庙的祭祀,是为孔氏北宗。
再到文章中强调后蒙古崛起,占领曲阜,金朝封的那个衍圣公传到孔元措,也跟着金朝逃去了开封。
蒙古人就自己封了个衍圣公孔元用,金朝灭亡后孔元措被蒙古人俘掳,蒙古人就重新让孔元措当衍圣公,之后因为北孔内部相互争权夺利,蒙元政权就废了衍公圣。
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发现南边还有个衍圣公叫孔洙,就要把他召回北方,孔洙以在南方已经好几代要守祖坟为由拒绝了忽必烈的册封,蒙元就重新册封了一个衍圣公,后又有几次变故,元延佑年间据说封了个蒙古人改姓的孔氏为衍圣公。
文章中着重强调了北孔的正统性,并且对此表示着严重怀疑,文章中并没有让人难以看懂的复杂文章,转而使用最简单最明了的白话文描述。
这样就让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听懂,在售卖报纸的时候也有人想打这些报童的主意,打算等报童卖完后就劫掠一番,但是都被顾临渊派出的的护村的人打断了腿脚。
顾临渊为了这次反击可谓是全盘出击,除了安河村小学的孩童,几乎能调用的全部调用,可谓是放手一搏了,和这种沉寂千年的世家对垒上,不打万分小心,连自己如何死掉都不知道。
此时整个淮安府已经大批量出现商讨孔家的事情,已经逐渐蔓延至山东,京师那边因为戒备森严,外加路途有些遥远,暂未开始流传,但是也是不久之后就能知晓。
顾临渊正坐在茶楼喝着茶水,看着楼下卖报的报童不停的吆喝,看着路人因报童叫卖声引起好奇购买的报纸的人们仔细阅读起来,顾临渊心中暗道:“孔家,你已出招,那我的反击不知道你如何接?”
孔修云此时也在家中悠然的品着茶水,心中正想着拿下安河村后自己能得到的好处。
就在此时,一个下人一脸急切的跑到孔修云的面前,大声喊道:“少爷,不好了,不好了!”
孔修云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听的心烦意乱,刚想发火,看到下人手中拿着一份纸张,并且还在不停的喊着。
“出了什么事情?大惊小怪?”孔修云一脸的不悦,但是身为孔氏家族的子弟,表面的涵养还是要做的。
“少爷,不好了,您瞅瞅,这东西已经在淮安府传遍了。”那下人也不知如何回答,便把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