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下人对顾临渊也是熟悉,毕竟来过许多次,领着顾临渊见到李家老爷子。
“顾小子,你可是消失一个半月了,之前你只让商行的周管事来给了我一封信件,然后人就消失了,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意外。”李老爷子看到顾临渊也是一阵欣喜,可以说李家现在是绑在顾临渊的身上,如果顾临渊真出了什么事情,县衙肯定是要打压李家,之前选择的时候就没有选择县令。
“老爷子,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看你这脸色,你是睡眠不好?”顾临渊笑着问道。
“你小子真是明知故问,搁这涮我呢,走,进屋里说、”李老爷子看了周围的下人,邀请顾临渊进屋详谈。
进入房间后,管家上了茶水,李老爷子让其退出房间后,对着顾临渊说道:“顾小子,上回你的信中要让我到两广地区还有到安南地区采购粮食,因为走的是海运,两广地区倒是好说,收到信件已经采购好了,两船加起来有一千两百石,约莫再有七八天时间就可以到达海州码头。”
“最后一艘到安南采购的粮食要半个月后差不多才能到,毕竟安南虽说是藩属国,但是那边最近也乱的很,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李老爷子喝了口水继续道:“这么大批量的采购粮食,会引人注目,不过好在一次只有千余石,但是次数多了,肯定有风险,这些粮食的用处我也不过问,就是运到码头你如何处理,码头可是王家的势力范围,也算是县令的掌控。”
顾临渊也是眉头微皱,之前倒是忽略了这一点,当时去南京的时候时间来不及,只能把自己临时想到的写在信纸上,自己去南京的消息也不能随便透露,至于后来为何没有写信给他们如何做,是顾临渊真没想到这一茬。
“老爷子,粮食到码头后联系一下王家的人,让他们找一些码头工人帮忙搬运粮食,剩下的事情我来解决。”顾临渊也放开了,既然这千余石的粮食运到码头,有心人肯定注意到,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大方的亮出来,我诚隆商行就是采购了粮食以备不时之需,采购批条走的是商行的路子,而且花的都是商行的银两,任谁也挑不出刺。
至于本地粮商担心诚隆商行是否会冲击海州城粮食的价格,顾临渊也顾不得他们,这粮食自己要用的,不可能外售,如果本地粮商愿意低价卖自己粮食,自己也愿意收购,既然如此,那粮食采购本地粮商也可以问问,他们走的是内陆运粮,虽然不如海船拉货多,但是积少成多。
之前没找本地粮商是因为一次买太多会造成本地粮价上涨,还有就是和本地粮食接触不多,这次海船拉回来的粮食粮商也怕顾临渊打破市场平衡,估计会正常价格售卖给顾临渊。
“老爷子,这次的费用到时候统计一下,待你最后一艘船到码头后,和周大哥交接一下,让他给你结算费用。”
“好。”李老爷子虽然说把三艘海船的归属交给了顾临渊,顾临渊也有使用权,但是也不是真的把船只无偿赠与顾临渊,他只是老了,又不是蠢,该结算的还是要按正常的费用结算,哪怕单纯卖掉海船也能值不少银两,更何况里面还有丰富的船员,还有海图。
又和李老爷子聊了一会儿后,顾临渊和周明离开了李家,回到商行后,顾临渊对着周明说道:“周大哥,现在是月底了,这个月上交京师的银两是否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