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客人,苏沐晴若有所思:“没想到古武界这么快就向您靠拢。”
“非是向我靠拢。”张三丰负手而立,“是向‘道’靠拢。他们困在瓶颈太久,如今见到一线曙光,自然趋之若鹜。这是好事。”
赵启明捧着最新版的“秩序护符”,兴奋地冲进张三丰的静室:“周祖师!成功了!结合秦雪的纳米刻印技术和我的谐振模型,护符的稳定性和效果提升了十倍!”
护符只有指甲盖大小,通体温润,内里隐隐有光华流转。张三丰接过感知,点头赞许:“已初具法器雏形。虽不能主动御敌,但护身足矣。”
“这都要感谢您的指点!”赵启明激动道,“放弃制造能量,转而研究场效应谐振,这个思路太对了!我现在甚至觉得,传说中的阵法、符箓,可能都是某种天然的谐振结构......”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最新发现,张三丰耐心听着,偶尔点拨一二。这些现代科学理论与古老修行法的碰撞,让他也颇受启发。
秦雪随后赶来,汇报昆仑之行的准备情况:“根据林婉晴提供的坐标,龙组先遣队已经在昆仑冰蚀谷外围建立前进基地。气候恶劣,普通设备在那里很难正常工作,多亏了赵博士的护符,队员们才能正常作业。”
她调出卫星画面,指着冰蚀谷区域:“这里磁场异常强烈,我们的无人机最多只能飞到谷口。更奇怪的是,每次试图深入,设备都会出现各种故障。”
张三丰凝视着画面中白雪皑皑的山谷:“天然阵法护持,非请莫入。无妨,到时我自有办法。”
他取出灵镜,镜面在接触到昆仑影像时,泛起微弱的光芒。镜中景象变幻,显示出冰蚀谷深处的某个点位,那里有与灵镜同源的气息在呼唤。
“时机将至。”张三丰收起灵镜,“三日之后,月圆之夜,便是入谷最佳时机。”
方晓再次来到心理咨询室时,脸上带着明显的犹豫。李文一如既往地温和接待了他。
“李老师,您上次分享的那篇文章......”方晓欲言又止,“关于西南苗疆可能存在的‘木灵之精’,您觉得可信吗?”
李文给他倒了杯水,笑容亲切:“考古学讲究实证,这些民间传说确实需要谨慎对待。不过......”他恰到好处地停顿,“我有个朋友是民俗学教授,他上个月在苗疆考察时,确实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
他打开电脑,调出几张照片:“你看,这是他在一个古老村寨拍到的祭祀舞蹈,村民们佩戴的面具上,雕刻的图案与你描述过的‘草木亲和’时的感受很相似。”
照片上的面具古朴神秘,上面的纹路确实让方晓感到莫名的亲切。他的眼神亮了起来。
“当然,这可能只是巧合。”李文关掉照片,状似随意地说,“不过如果你真的感兴趣,下个月有个民俗文化考察团要去那边,我可以帮你问问能不能随行。”
方晓的心跳加速了。他最近修行确实遇到了瓶颈,总觉得在城市里缺少了什么。那个关于苗疆的传说,就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我......我需要考虑一下,还要请示师父。”
李文理解地点头:“这是应该的。不过机缘这种东西,往往稍纵即逝。”
当晚,薇薇安伯爵听着李文的汇报,满意地品着红酒:“很好,种子已经发芽,现在只需要等待它自己破土而出。记住,在他做出决定前,不要再有任何明显的引导。”
她晃动着酒杯,猩红的液体在杯中旋转:“多么单纯的年轻人啊,总是相信‘偶然’的机缘。却不知道,所有的偶然,都是精心设计的必然。”
挂断通讯后,她走到窗前,望着东方:“周辰,你马上就要去昆仑了吧?等你回来,会发现你最疼爱的弟子,已经走上了我们为他铺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