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妙人(1 / 2)

方远倒不是跟朋友们喝酒逗闷子,说笑话。

星火公司前台最近确实累坏了,体会到姚主管曾经说过的麻袋装信的盛况。

原来这不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啊!

是真的!

各大表演院校,民间的文艺爱好者,剧团、话剧院.....的来信,淹没了星火公司前台的那张办公桌。

迟智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头昏脑涨。

他的桌前也摆了一堆信件。而且给他的信件都是已经筛选过了,比如有些卡比兽小仙女,二百多斤要求演黄蓉的。在他手里的信,最起码长相像个正常人。

“吾虽年逾不惑,然精神矍铄,自幼习武,精通拳脚。闻贵公司《射雕》选角,深感郭靖一角,非吾莫属。盼复!”

“我叫王菊,今年19岁。我命苦,和穆念慈一样苦(具体怎么苦,信里写了三页纸),所以我一定能演好她!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能演出她的苦命和坚强!”

“星火公司选角同志钧鉴:我觉得我特别适合演黄蓉!因为我古灵精怪!附上我的艺术照。另:我会翻跟头(侧手翻)。”

老迟看着照片上浓妆艳抹、对着镜头比着剪刀手的姑娘,感觉自己快要心梗了。

前台还是得再提高一点筛选标准啊!

老迟碎碎念。

方远最近耳朵总是发热,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老迟念叨的。

嗐,说起来确实有点不好意思,把这么一大摊活丢给老迟一个人。

方远在上海待了两天,又飞到了香港。

别误会,这次不是为了岗岗!

方老板有正事。

他更重要的目的,是会见一个人——TVB的金牌编辑陈静仪。

方远在半岛酒店的咖啡厅约见了这位巾帼英才。

陈静仪四十岁上下年纪,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衣着干练。

她的履历堪称辉煌:作为TVB的资深编审和编剧,她参与创作和把控过《射雕英雄传》(94版)、《天地男儿》、《创世纪》等多部轰动一时的经典剧集,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宏大的叙事结构,对商业剧的节奏和观众爽点把握极准。

还有堪称经典的陈小春版《鹿鼎记》,其中某些改编甚至超越了原著。

“陈小姐,久仰大名。您的作,我仔细学习过,非常佩服。”方远开门见山,表达了敬意。

“方生过奖了。”陈静仪语气平和,带着港式精英的从容,“不知道方先生这次约我,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方远诚恳地说,“我们星火文化,已经拿到了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的内地电视剧改编权,并且将与内地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这次冒昧打扰,是希望能邀请您和您的团队,加盟我们的编剧组,负责剧本的统筹和创作。”

陈静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内地公司翻拍金庸,还找香港编剧,这倒是新鲜。

方远不是没考虑过内地编辑,但是仔细想了一下,哪怕到21世纪,央视版本的金庸剧虽然非常符合原著,但是总是感觉节奏怪怪的。

没办法,内地的一些编剧,虽然功底扎实,文学性强,但有时过于侧重文以载道,在戏剧冲突、节奏把控和商业元素的融合上,完全比不上经过商业化熏陶多年的香港编剧。

当然,再过些年,香港那帮编剧也不行了。

跟谁合作不是合作?

TVB对演员苛刻,但是对技术人员管理倒不是那么严格,允许他们私下接外面的活的,到时候用个化名,给老东家一个面子就行了。

陈静仪本人也是金庸迷,所以跟方远相谈甚欢,很快就痛快答应下来。

当然,改编《射雕英雄传》的工作肯定不是一个编剧能啃的下的。方远很大方,直接聘请了陈静仪团队的刘彩云、何瑞量、林灵、黄晓燕等多个资深编剧。

双方约定好两个月后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