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已经迈出的脚步,在听到“《家有囍事》”这四个字时,硬生生地顿住了。
“《家有囍事》?”方远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黄先生说的,是一部……贺岁片?”
他当然知道这部片子。
岂止是知道,简直是如数家珍。
这部后来被誉为香港最成功贺岁片之一的电影,汇集了张国荣、周星驰、张曼玉、毛舜筠、吴君如、黄百鸣自己等一众顶级明星,票房大卖,是无数影迷心中的经典。
如果杨玉莹能参演这样一部作品,哪怕只是其中一个配角,其意义也远非那部胡闹的《水浒笑传》可比。
这不再是简单的“触电”,而是一步踏入了香港电影的顶级圈子,对于提升她的行业地位和知名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原版《家有喜事》里,有适合杨玉莹的角色吗?
方远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电影人物:大哥黄百鸣和大嫂吴君如的夫妻危机,二哥张国荣和表姑妈毛舜筠的男人婆爱情,三弟周星驰和何里玉(张曼玉)的神经质恋曲……
主要女性角色似乎都已名花有主,而且性格设定要么泼辣,要么古怪,要么风情,都和杨玉莹清纯甜美的“玉女”形象相去甚远。
黄百鸣是何等人物,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最擅察言观色。他一看方远这个反应,心里立刻明白有戏。对方明显很感兴趣。
他心中大喜,赶紧趁热打铁:“方生果然消息灵通!正是贺岁片!”
黄百鸣立刻展现出顶级编剧即时构思的能力:“目前的剧本大纲呢,主要是围绕常家三兄弟的感情和生活展开。大哥常满,稳重但有点大男子主义;二哥常舒,娘娘腔但心地善良;三弟常欢,花花公子但渴望真爱……演员方面,我们初步意向是周星驰、张国荣和我自己来饰演。”
他略一停顿,观察了一下方远的脸色,继续说道:“不过,剧本还在完善中,完全可以调整嘛!方生您看,常家有三兄弟,为什么不能有个妹妹呢?我们可以为杨小姐量身定做一个新的角色,就叫……常甜!
人设可以是个还在读高中的小妹妹,天真烂漫,甜美可人,一心想谈恋爱,但总是遇到各种乌龙事件,求而不得,制造出很多笑料,最后或许还能有个圆满结局……”
方远听着黄百鸣的叙述,心中不禁暗赞:不愧是能写出《开心鬼》、《最佳拍档》系列的金牌编剧,这临场应变和创意构思能力确实一流。在短时间里,就构思出了一个既能融入原有故事,而且还并不突兀,又能贴合杨玉莹本人人设形象的角色。
这个提议,确实打动了方远。
一个单纯可爱、有点恋爱脑的妹妹角色,在任何文艺作品里都是极为讨巧的角色。
谁不喜欢妹妹呢?
而且,参与这个项目,既能蹭到这部巨星云集的大制作热度,又不会因为角色不适而损害形象。
方远脸上的笑容变得真诚了许多,他重新坐了回去:“这个设定有点意思,很有喜剧效果,也适合岗岗。”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黄先生,这个想法很有建设性。不过,合作是双方的事情。我们需要谈谈具体的细节,比如,这个角色的戏份有多少?还有,最重要的,片酬和合约条款。”
黄百鸣见方远态度松动,心中大定,立刻将他那顶级编剧的急才发挥得淋漓尽致。
“方生,您放心,这个‘常甜’虽然是新加的角色,但绝不会是可有可无的花瓶。”
“我的设想是,她是常家最受宠爱的最小的妹妹,十七岁,正在念女中,情窦初开,满脑子都是对爱情的浪漫幻想。希望有异常轰轰烈烈而且浪漫的爱情。
“一上来,可以安排她暗恋学校学长,结果发现学长中意的是她的死对头,初尝失恋滋味,闹出不少笑话。
然后,大哥和嫂子闹矛盾,她在一旁瞎出主意,越帮越忙。
她不喜欢男人婆,和二哥一起整蛊这个表姑妈,反而阴差阳错促进了二哥的感情。
三哥带各种女朋友回家,她每次都天真地以为找到了真爱模板,还试图帮三哥打掩护,结果最终发现三哥是个花花公子,梦想一次次破灭……”
他思路极其清晰,仿佛这个“常甜”的故事早已在他脑海中酝酿多时。
黄百鸣越说越兴奋:“最后,在全家团圆喜庆的过年气氛中,或许可以安排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比如她遇到了一个同样青涩、呆呆的邻校男生,相视一笑,留下无限可能。
更重要的是常甜这个角色,自始至终都是单纯善良、可爱的,完美契合杨小姐现在的玉女形象。她不需要任何夸张的表演,只需要把她本身的气质展现出来,就足以打动观众。”
不得不说,黄百鸣能在香港影坛屹立不倒,确有其过人之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就勾勒出完整的剧情,甚至手舞足蹈的笔画,方远都听入了迷。感觉都能脑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