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1990年的春天(1 / 2)

腊月二十八的上海,年味已浓。

弄堂里飘着煎带鱼和炸肉圆的香气,家家户户窗口挂出了咸肉,孩子们这两天可劲的作,因为再怎么淘气也不会挨揍。

此时,几个半大孩子正在一堆鞭炮屑里找还没燃着的鞭炮,小手和袖口都黑黢黢的,都可以脑补出等会他们回家时候,他们母亲飙升的血压了。

方远跨上他那辆嘉陵JH70摩托车,他今天要去火车站接姐姐方瑶。

其实以他现在的身家,买辆小轿车代步轻而易举。

但方远琢磨着,自己这才二十出头,正是骑摩托兜风耍帅的年纪,要是整天窝在四轮铁壳里,岂不是辜负了这大好青春?

开车?以后有的是机会。

火车站人山人海,南来北往的旅客拖着大包小包。

方远好不容易在出站口等到姐姐方瑶,只见她一个人被几个硕大的旅行袋包围着,有带给爸妈的北方特产,有给弟弟的新织的毛衣,还有给邻里亲戚的各式礼物。

“小远!这儿!”方瑶看见弟弟,高兴地挥手。方远赶紧挤过去,看着这一地行李犯了愁。

“姐,你这是把半个百货公司搬回来了?姐夫今年赚不少啊?”

“少贫嘴,快想办法!”方瑶笑着捶了他一下。

方远早有准备,从摩托车后架解下几根松紧绑带。指挥着姐姐扶住车把,自己则左边捆上一个大编织袋,右边绑上一个行李箱,横七竖八,硬是把摩托车的宽度拓展了近一倍,后座也堆得满满当当,只给方瑶留下一个勉强能侧坐的位置。

“姐,你可太折腾我了,我都快坐到油箱盖上了,你坐稳了啊!”

方远边吐槽边发动摩托,车子因为超重,排气声都沉闷了许多。

他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年关的车流人流中,方瑶在后面紧紧抓着他的皮夹克,姐弟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

好不容易到了大院,方远就喊:“爸!出来帮忙!我姐给我摩托车升级了!成加长版了!嘿我说方瑶同志,以后等我买轿车了,你给我换成加长的我氪不介意。”

回到家,自然是父母的一阵忙乱和欢喜。

大年三十,年夜饭自然是丰盛无比。沈慧芝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一桌子菜。

方青松特意开了一瓶好酒,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对了,小远,你们公司今年谁上春晚啊?”方瑶突然想起来问道。

“是啊,杨玉莹还上吗?”沈慧芝也搭腔。

“今年是解晓东和赵本山。杨玉莹的新歌发的太晚了,央视问了下,又怕被人说教唆早恋,就没上了。”方远边剔鱼刺边答道。

“本山今年不知道演啥?”方远想到,去年他被自己运作,比原来世界线提前一年上了春晚。《相亲》也提前问世,今年能出啥?

本来方远还想着,给赵本山出个点子什么的,把“这个可以有”、“萨达姆做好了战斗准备”之类的提前告诉他,但是想想,现在的赵本山属于上升期,万一有新的经典小品看呢?

但是就你别说,“萨达姆做好了战斗准备”放到现在,也没啥违和感。

解晓东先上来了,一身修身得体的西装。大长腿一出来,嘿,快赶得上我了。

“点燃,一盏烛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这舞台真土啊!干冰喷着,一群穿的花花绿绿的舞蹈演员在后面不知所谓的优雅地起舞。

台风稳健,歌曲经典,唱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