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文化的办公室里,气氛热火朝天。姚珮芳和老迟将筛选出的几十份演出邀请摊在桌上,两人都有些眼花缭乱。
“远哥,你看,”姚珮芳指着地图,“报价最高的是云南那个矿务局和广东的几个乡镇企业,但地方太偏,路途周折,时间成本太高。”
老迟补充道:“东北那边邀请也多,但现在天寒地冻,长途运输设备和人员风险大。”
方远抱着胳膊,仔细观察了下,最终用手指点了两个地方:“成都,西安。先集中力量把这两场打好。”
“成都?”姚珮芳看了看资料,“那边文工团基础好,观众挑剔,但给出的条件很实在,包吃住,场地也好。”
“对,西南重镇,辐射能力强。打好这一场,云贵川的市场就好进了。”
方远分析道,然后指向西安:“关键是这里,西安方面真是财大气粗,直接承诺报销所有演员的往返飞机票!这在现在可是顶格待遇了。西北市场潜力大,值得下本钱。”
“飞机票?!”老迟有点羡慕,他可是刚挤了绿皮火车回来的,“这手笔……确实豪气!”
“就这么定了。”方远拍板,“通知下去,集中优势资源,优先保障成都和西安的演出。珮芳,你负责跟对方敲定合同细节,老迟,你协调艺人档期和后勤,确保万无一失。”
战略方向一定,大家立刻分头行动。
就在方远刚松一口气时,桌上的电话响了。他拿起听筒,那边传来一个带着浓重东北腔、略显不好意思的声音:
“喂?方老板儿吗?我本山呐!”
“本山大哥!新年好啊!正想着给您拜个年呢!”方远热情地回应。
“哎呦,可别这么说,方老板儿,是我该给您拜年!”赵本山在电话那头顿了顿,语气有些吞吐。
“那啥……有个情况得跟您汇报一下。开春儿了,咱铁岭这边,还有辽宁其他地市,艺术团找我的演出挺多,都是乡里乡亲的,实在推不开……所以可能,得有一阵子没法去上海跟您汇合了。您看这……”
方远一听就明白了。赵本山凭借春晚一炮而红,首先惠及的就是他的根据地东北。他这是怕冷落了上海这边,特意来解释和道歉的。
方远立刻爽朗地笑道:“本山大哥,您太客气了!这是好事儿啊!您在东北火起来,根基扎得更稳,对咱们长远合作只有好处!
您放心在那边演,需要什么支持,比如节目编排、服装道具有啥想法,随时跟老迟联系!咱们的关系,不在于您是不是常驻上海。”
“哎呀!方老板儿!您真是明白人!太够意思了!”赵本山的声音明显轻松愉快起来。
“您放心,我赵本山不是那忘本的人!等这边忙过这一阵,我肯定去上海看您!有啥好段子,第一个给您过目!”
“好!一言为定!期待您的新作品!”
挂了电话,方远笑了笑。说实话,赵本山给他打来这个电话,就真的算给他面子了。
因为赵本山、屠洪刚、杭天奇签的合同跟老迟、杨玉莹、黑豹乐队乃至张航的合同不一样。
唯一一个特殊是高枫,他本身是学生,算没有单位的,但是签下他以后他承诺每年寒暑假和假期有时间就过来,而且平时如果有写的好词曲也会发来给星火过目。由星火挑选合适演唱的人选。
哎?李春波签的也是雇佣合同,又把他给忘了。他这存在感跟黑豹乐队的那个玩啥乐器的那个人一样。
羊城。
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里的商业嗅觉远比内地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