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春晚(2 / 2)

客厅里的笑声就没断过,连一向矜持的方瑶都笑得直不起腰,父亲方青松更是乐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哎呦喂,你们公司这个赵本山,可太逗了!有意思!”方青松擦着眼角评论道。

然而,看着屏幕上赵本山的表演,方远却渐渐有些走神了。

赵本山凭借春晚这个平台,将从东北走向全国。

那么星火文化呢?杨玉莹今晚在央视一亮相,等于向全国宣告了星火的存在。过了今晚,星火的艺人,就不再只是活跃于华东地区的地方明星了。

“红楼巡演”可以走遍全国,那屠洪刚的豪迈、黑豹的摇滚、甚至李春波的民谣,是不是也都有了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可能?

未来的商演市场、唱片市场,都将豁然开朗。但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管理会更加复杂……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方瑶注意到弟弟的心不在焉,悄悄碰了他一下,低声问道。

方远回过神,看着电视屏幕上落幕的小品和热烈的掌声,轻轻呼出一口气,对方瑶笑了笑:“姐,我在想……过了今晚,星火就要真的火起来了。”

老迟这个年,过得也不错,他买了台崭新的21寸大彩电,风风光光回了老家。

春晚开始,电视直接搬到了院子里,接了长长的电线,除夕夜就在户外支棱起来。

左邻右舍、沾亲带故的乡亲们,裹着厚厚的棉袄,揣着瓜子花生,早早地就搬着小板凳来占位置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兴奋地跑来跑去。

当杨玉莹出现在屏幕上时,人群里发出一阵惊叹。

“这闺女,真水灵!”

“唱得真好啊!”

老迟揣着手,站在人群最前面,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大声说:“叔,婶儿,看见没?这是我们公司的演员!我手底下的人!”

乡亲们羡慕的目光让他感觉脸上有光。

这种眼光,他曾经享受到过,后来就没有了。

等到赵本山出场,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赵本山那地道的东北腔和蔫儿坏的幽默,让整个场院笑翻了天。

老迟更是提高了嗓门,生怕别人听不见:“瞅见没?本山!赵本山!跟我们公司也签了合同了!过完年,他就要到长春来找我谈事儿!到时候,我说啥也得把他拉咱屯子里来,让大家伙儿都瞅瞅真人!”

这话引来一片叫好和恭维声。

“智强出息了!”

“在城里当大老板了,认识的都是能人!”

老迟听着乡亲们的夸赞,看着眼前这台给老家带来欢声笑语的电视,心里那份满足感和自豪感,比在公司领红包时还要强烈。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当初选择跟着方远去上海,真的是走对了。

相比之下,张航家的除夕夜,就显得格外沉闷。

一家人围坐在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气氛有些压抑。

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工人,话不多,兄弟姊妹间也没什么热闹话。

电视里春晚的欢声笑语,似乎怎么也冲不散这个家里的低气压。

当杨玉莹出场时,张航默默地看着,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他知道这姑娘是方远后来一手捧红的,势头远远超过了他当年的《老男孩》。

如果……如果自己当初没有离开,没有那点膨胀和短视,现在在电视机里,接受全国观众瞩目的,会不会也有自己一份?

赵本山的小品引得全国观众大笑,张航的父母脸上也难得有了点笑意,但他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他看着赵本山,想到老迟现在都能跟这样的人物搭上关系,巨大的失落和悔恨,在心中蔓延。

他端起桌上那杯没什么滋味的酒,一饮而尽,只觉得喉咙和心里,都是一片苦涩。

窗外的鞭炮声越响亮,又是新的一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