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星火文化(1 / 2)

方远特意选了个工作日的下午,避开了人流高峰。他换上了一件相对板正的衬衫。

街道办那栋二层小楼依旧散发着熟悉的陈旧气息。方远熟门熟路地摸到吕科长办公室门口。

“哟!小方!热坏了吧,快吹吹风!”老熟人了,吕科长更客气了,把摇头电风扇往方远那边移了下。

“听说你从上影厂停薪留职了?年轻人,有魄力啊!”

“吕科长您太客气了!这不,刚办完手续,就赶紧来向您汇报工作,寻求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来了!”

“汇报工作?支持?小方啊,我听小军说,你这是……打算单干了?”吕科长问道。

“不敢不敢!”方远连忙摆手,“哪能叫单干呢!是想在街道的领导下,做点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实事!”

嘿,这小子说话还是滴水不漏。

“吕科长,您也知道,现在老百姓日子好了,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厂矿企业、街道社区,逢年过节都想搞点活动,热闹热闹。可请专业的文艺团体吧,成本高,手续也麻烦。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成立个小小的文化服务团队,专门对接这块需求?”

“哦?文化服务团队?”吕科长来了兴趣,“具体做什么?”

“比如,”方远早有腹稿,“帮街道组织纳凉晚会、帮工厂搞厂庆演出、帮商场策划开业庆典……联系一些有才艺的演员、歌手、戏曲老师,组织些小型、灵活、成本可控的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生活,也帮单位解决实际困难!”

他刻意避开了“明星”、“走穴”、“经纪”等敏感词,重点强调“服务”、“群众”、“文化”。

“想法不错嘛!”吕科长点点头,“响应国家号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好事!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点官腔,

“这种经营性活动,得有正规手续啊。个人搞,名不正言不顺,容易出问题。”

“是是是!您说得太对了!”方远立刻接话,脸上露出“遇到知音”的表情,“所以,我今天来,就是想恳请街道领导,看能不能……让我们这个小团队,挂靠在咱们街道办有方向!街道也能更好地指导和监督我们!”

“这个嘛……街道是有这个职能,扶持一些服务社区经济的个体或集体。不过……挂靠可不是小事。涉及到管理责任、财务监督、还有……风险问题啊。”

方远心领神会,知道该上干货了。

“吕科长,您放心!”方远语气郑重,“我们绝对服从街道的领导和管理!该办的手续,我们一样不落!该交的管理费,我们一分不少!所有的经营活动,一定合法合规!绝不会给街道添麻烦!更不会让您为难!”

“我们就是想有个‘娘家’,有个依靠。那个,我决定给小军涨薪,一个月1000,还是托您转交给小军父母。”

吕科长琢磨了一下。

“嗯……小方啊,你这个想法,出发点还是好的。服务群众文化,也是街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吧,挂靠这事,原则上我可以支持。但是,程序不能少!”

“您说!您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方远心中一喜,赶紧表态。

在吕科长的帮助下,显示填表格,尤其是被点了一下,经营范围嘛,没写得太具体,也没写得太敏感,就写了“组织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提供文化服务咨询”。

申请填好,然后交上了四个人的身份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