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邦政府对原住民义军围剿行动日益逼近,为了筹备战争物资,各行各业税负陡增,导致民众怨声四起,不满情绪普遍高涨。
在这片动荡之中,民众的不满多被归咎于原住民,成为了社会情绪中的一个焦点。
这一天午后孙驰回到家中,不知与妻子杨洁说了些什么,之后就焦急地收拾行李。
“小凯,收拾一下你的必需品,咱们要搬到科研院。”
薛凯迟疑了片刻,“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搬走?我才刚刚适应这边环境...”
母亲摸了摸薛凯的头说:“放心吧,不光是咱们家,许多科学家都会搬到那里,你会结识许多小朋友。”
“为什么大家都要搬到那里?”薛凯的语气中依旧透露着不愿离去。
杨洁刚要开口,孙驰朝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不要继续说下去。
“小凯呀,咱俩不是说好了要给妈妈也造一个机器人吗?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三个机器人合体成一个大型机器人,跟你个子一样高。”
“合体机器人?”薛凯瞬间来了兴致。
“对,不过需要很多材料才行,只有科研院才有。我们今天搬过去就开始行动。”
薛凯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出门后等待他们的不是私家车而是一个巨型军用装甲车。周围环绕着全副武装的军人,“孙教授上车吧。”
军人们上前帮着孙驰一家将行李提上车,行动中还不忘环顾四周,像是警觉周围可能潜藏的危险。
上车后,薛凯环顾着车上人群,他看到车里其他家庭男女老幼们一个个面如死灰,聪明的薛凯知道大家一定都是被迫搬走的,而孙驰并不愿意透露搬家原因。
密闭的装甲车如同移动的牢笼,他们看不见外面发生什么也听不到车外任何声音。车里,养母一直拉着薛凯的手腕,似乎很害怕别人发现他手臂的条形码。
密闭的空间里,时间仿佛静止,不知过了多久,装甲车终于停了下来。大家陆陆续续从车上下来,午后的新鲜空气和温和的阳光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希望。
家属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忍不住环顾周围。西北方向不远处,薛凯看见一群人边走边商讨着什么,位于中间的是一个戴着假面的高个子男人,他们正朝着政府大楼走去。这一次,是薛凯与鬼面上将廖江平第一次相遇。
“快走吧,小凯。咱们看看宿舍什么样。”
每一个家庭都配有一位士兵帮忙提行李,如同大学迎新的志愿者。
宿舍不大,40平方的样子,但设备齐全,很新很干净。
薛凯虽然之前未见过廖江平本人,但经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其讲话,这让薛凯更心生疑惑,他怎么也想不通大家的宿舍会与政府官员办公地点如此近,会是什么样的突发事件才会走出这样草率的决定?
这天下午过得还算平静,薛凯一直在宿舍里待着,孙驰不准他乱走。傍晚,众人齐聚食堂,大家仿佛事先约好一样,对为何来这里闭口不谈。
晚饭后,薛凯与杨洁回到了宿舍。孙驰说办些事情待会再回去。
宿舍内,薛凯坐在地上摆弄着从家里带来的机械零件,心里想着养父是不是去办公区为自己找设备去了。
不久之后,孙驰带着两瓶液体和一支外观独特的笔回到宿舍,一进门便对薛凯说:“小凯呀,你手臂处的条形码印记跟随你这么久了,咱们把它去掉好不好?”
薛凯不知道养父为何这样做,但他自己也觉得这印记太过丑陋,并且之前在家也曾抱怨过,或许是孙驰因为自己抱怨才这样做的吧。
薛凯点了点头。